神经

为何人在失去半个大脑后还可以正常的生活?

作者:yiwen 来源:神经科技 日期:2015-08-19
导读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神马,失去半个大脑后还可以正常生活?这是为什么呢?

关键字:  大脑 

        事实上,对于我们的大脑,究竟有多少是我们正在需要的呢?近些年来,新闻上不断的报道了一些大脑受损或者缺失的人们仍然可以正常的生活。这些事实让人们震惊。同时也暴露了一个问题:我们对大脑并不了解,甚至是完全的理解错误。

        近些年来不断的新闻报道让人震惊,其中的一个经典案例更是如此。一名女士失去了她的小脑--并不是简单的损伤,而是失去了整个小脑,有人估计,人类的小脑包含着人类一半的脑细胞。然而她仍过着正常的生活:毕业工作,结婚生子。她的生活轨迹完全的正常。

        但是她并不是没有受到影响,她一生行动不稳,走路笨拙。不过在失去小脑这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后仍旧能够行走,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

        这个情况也说明了我们对大脑了解程度的悲哀。虽然我们没有宣告世界,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我们对大脑的一些基本理解存在空白,对于一些重要的部分和功能,我们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上面的那项案例就体现我们对于大脑的无知。

        在医院,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进行大脑扫描,不同的人的大脑之间往往存在一些惊人的差异,即使这些差异对于人们的行为的影响微乎其微。

        这可能和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关,我们很主观的就把大脑看做是一个经过自然选择之后的一个产品。而在我们人类社会中,那些产品的各个部分都是有一定的用处的,都存在一定的关系,缺失了一部分,就会导致整体的被破坏。

        这个小脑缺失的案例体现出了大脑并不是那么的简单。虽然我们经常说,大脑的哪里控制着哪里,哪里产生爱的感觉,哪里提示人们肚子饿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大脑并不是一个技术产品,它的每一个功能并不是由单一的部分决定控制的。

        比如另一个案例:一名男子的大脑里出现了一条绦虫。四年来,这条虫子从这名悲催的男子大脑的一边钻到另一边,使得这名男子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癫痫,失忆和嗅觉出现了问题等。所幸,这条虫子穿过大脑并没有给他带来多么严重的不可修复的后果。但是如果大脑像大多数的技术产品一样,比如一条虫子从手机的一端钻到另一端,那么这个手机肯定会报废。

        事实上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发生过一次因为昆虫被困继电器,从而导致计算机发生故障的案例。

        大脑拥有着“可塑性”,诺贝尔得主杰拉德·埃德尔曼提出一个概念。生物的一些功能往往都是由多个结构支持,任何单一基因的缺失都不造成一些功能特征的明显异常。他将这种多种结构支持一个功能的能力称之为简并性。

        大脑也是如此。大脑的功能并不是由单一的区域控制的,而是由多个区域一起支持的。当然如果其中一个区域出现故障,那么其他区域就会相应的多承担一些“责任”。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科学家们在划分不同的大脑区域的功能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因为如果你永远都是以“一对一”的思维来理解大脑的话,那么你将永远都无法成功。

        人们都知道小脑与运动相关,但是在大脑的一些其他区域也与运动相关。另一个证明生物的功能由多个结构系统支持的是记忆。如果你遇到了你曾经邂逅的人,你可能会记得他的一些性格和与他相关的记忆。这些记忆都有很多不同的大脑区域支持着。虽然它们都是为记忆服务,但是方式可能不同。

        埃德尔曼和他的同事称简并性是一个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这解释了为什么大脑状况的异常不会造成想象中的灾难性后果,也解释了为什么科学家要尝试去理解大脑是如此的困难。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