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性疾病不仅是多发病、常见病,还是疑难病。常见的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即耳石症)、梅尼埃病、脑缺血、颈椎病、高血压、低血压等。由于眩晕性疾病涉及耳科、神经内科、骨科、眼科以及老年病科等多个学科,专科医生难以掌握其他专科的疾病;各科医生又都忙于本科的重点疾病,因此对眩晕的诊治经验不足。
眩晕性疾病的诊治困境
眩晕性疾病不仅是多发病、常见病,还是疑难病。常见的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即耳石症)、梅尼埃病、脑缺血、颈椎病、高血压、低血压等。由于眩晕性疾病涉及耳科、神经内科、骨科、眼科以及老年病科等多个学科,专科医生难以掌握其他专科的疾病;各科医生又都忙于本科的重点疾病,因此对眩晕的诊治经验不足。
实际上,眩晕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约5%的普通人群会发病,年发病率约3%。但由于医院没有专门的眩晕科,患者不知道该去哪个科就诊,医院也无法给予明确指导,全凭患者个人意愿挂号。这导致长期以来我国对眩晕性疾病的诊疗水平较低,致使眩晕性疾病成为疑难病,对眩晕患者大多是对症治疗,达不到病因治疗。
眩晕性疾病诊治须有专业化队伍
眩晕医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故医院未开设眩晕科,患者不知去哪个科就诊,各个科的医生也不能对眩晕进行良好的诊断和治疗。
因此,须在医院内设立一个具有专业化人才、设备和诊断治疗水平的新科室——眩晕科。
眩晕医学的专业化是在全国建立更多的眩晕科、眩晕诊疗中心,将眩晕患者集中诊治,不断累积经验,提高眩晕性疾病的诊疗水平。该理念的推广将提高我国眩晕的诊疗水平。
最常见眩晕性疾病的诊治进展
BPPV发病率较高,占所有眩晕的1/3。医生过去对BPPV认识不足,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其发病率很高,北京市每年约有10万人发病,其中以老年人居多。内耳位于耳朵深部的颅骨内,由负责听力的耳蜗和负责平衡的前庭两部分组成,其中前庭包括球囊、椭圆囊和三个半规管。
BPPV是由于外伤、老年退化、供血不足等原因使椭圆囊内的耳石碎片掉入半规管,破坏了半规管内淋巴液的平衡,引发眩晕。其常见症状是体位改变导致的短暂性眩晕,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甚至1 ~2个月无法起床。
BPPV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治疗,须由有经验的医生操作。先通过诱发试验(患者在床上突然改变体位,可出现规律性眼球震颤)判断出内有耳石的半规管的解剖位置(每侧内耳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半规管)后,转动患者头部,运用重力作用的原理,使半规管与地面垂直让耳石从半规管里出来,再转动复位,眩晕症状消失。多数患者一次复位即可,有的经数次复位也可痊愈,有经验的医生采用此法治愈率达90%以上。
BPPV治疗进展 尽管手法复位治疗有良好的疗效,但治疗仅限于有经验的医生,且患有颈椎病、腰椎病、过度肥胖的患者无法搬动复位。此外,手法复位比较粗糙,难以精确定量、定速、定位,故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医疗设备,即SRM-4 BPPV诊断治疗系统(图)。
经1万多例患者的临床应用,证实在诊断和复位过程中该系统可实现全自动化的定位、定量和定速,对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