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脑卒中的认识早在《内经》中已有“薄厥”、“偏枯”等的论述。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脑卒中依邪中深浅之轻重,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这是中医对卒中分类建立的雏型。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创立补阳还五汤,至今仍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经典名方。
中医对脑卒中的认识早在《内经》中已有“薄厥”、“偏枯”等的论述。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脑卒中依邪中深浅之轻重,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这是中医对卒中分类建立的雏型。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创立补阳还五汤,至今仍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经典名方。
中医学对卒中病因病机的认识
该病病机因素有虚、瘀、痰、火、风、气及血,而以虚为本。患者素体气血亏虚,心、肝及肾三脏阴阳失调,复因忧思恼怒或饮食、劳累等诱因,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儒养,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兼夹痰火、横窜经络、蒙蔽清窍而发生卒然昏仆,半身不遂等证。
中医治疗特色
中药治疗
化痰贯穿中药治疗卒中的始终。中医学认为,该病病理虽有风、火、痰、瘀、气之别,但痰是其中特别重要的病理因素。卒中后遗有半身不遂、手足活动不利者,常用指迷茯苓丸化痰通络;语言謇涩者常用解语丹化痰通窍。
明代医家许叔微云:“中风往往因气而中,中风多挟中气。”所谓中气是指气机逆乱导致卒中,故治疗该病须注意调气,特别对恼怒诱发者。气有余便是火,气滞则痰凝血瘀,调气有利于清火、降火、化痰及祛瘀。临床常用《苏沈良方》的顺风匀气汤治疗。
此外,中医学认为该病初期,实邪较盛,治以祛邪为主;后期常虚象较著,或正虚邪实并见,故治以扶正为主。
气血亏虚者,多见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脉络痹阻、肢体瘫废不用、舌有瘀斑或瘀点,治宜益气养血、化痰通络,首选补阳还五汤。腰膝酸软者,加川续断、桑寄生、杜仲、牛膝等。肝肾亏虚者,因阴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可见患侧肢体拘挛变形、肌肉萎缩、肾虚精气不能上承,治宜滋养肝肾,常用地黄饮子。肾阳虚腰膝肢冷者,加巴戟天、肉苁蓉、附子、肉桂等。
针灸疗法
卒中康复的针灸治疗在疾病初期和后期有所区别。
疾病初期,以取阳经腧穴为主,辅以阴经腧穴。 《灵枢·热病》指出该病新起病时,病位在分腠之间,病邪先犯阳经,后发展至阴经。针灸治疗时,刺法用“浮而取之”的浅刺法。
结合临床实践,新起病且病浅者,虽有“阳气虚”、“真气虚”因素,但以标实为急,故治疗时须以清肝熄风、除痰清热、通腑为主,取穴以取阳经的丰隆、阳陵泉、合谷、曲池及肩井等穴位为主,辅以阴经的太冲、太溪等,刺法用泻法,浅刺不留针。
久病者,取阴经腧穴为主,辅以阳经腧穴;刺法宜深刺久留针,且视血脉怒张处刺络放血。 《灵枢·终始》指出该病久病者“邪气乃深”,针灸时应采取深刺久留针,并循按经脉,在血络盛处刺络放血。
结合临床实践,久病者,针灸治疗应取阴经腧穴为主,如三阴交、太冲、太溪、阴陵泉、血海、内关、侠白等穴位,辅以足三里、丰隆、肩井、曲池、合谷等阳经穴,刺法选用深刺,长时间留针。
此外,使用针灸治疗卒中时,须重视整体的辨证取穴,这是中医学整体观应用于临床的宝贵结晶,也是中医治病特点和优点。卒中的针灸康复治疗须辨证取穴,给予全面治疗才能促进患者全身机能的良性调节,进而对局部瘫痪肢体的康复产生最大治疗效果。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