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研究者进行的ARTIS研究最新结果表明,使用阿替普酶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静脉注射阿司匹林并未改善3个月的转归,且增加了有症状的颅内出血(SCIH)危险。此结果不支持改变当前指南推荐阿替普酶治疗后24小时再开始抗血小板治疗的推荐。本研究6月28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Lancet)杂志。
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唯一批准的治疗药物。阿替普酶诱导再通后,14%~34%的患者会发生再闭塞,可能的原因是血小板活化。早期给予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如何呢?
荷兰研究者进行的ARTIS研究最新结果表明,使用阿替普酶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静脉注射阿司匹林并未改善3个月的转归,且增加了有症状的颅内出血(SCIH)危险。此结果不支持改变当前指南推荐阿替普酶治疗后24小时再开始抗血小板治疗的推荐。本研究6月28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Lancet)杂志。
ARTIS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双盲终点评估试验,使用阿替普酶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被随机分配在阿替普酶治疗后90分钟开始静脉注射300 mg阿司匹林,或无附加治疗。上述2组均于阿替普酶治疗后24小时启动口服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为良好转归,其被定义为3个月时的改良兰金(Rankin)评分为0~2分。
研究者从2008-2011年入组了642例患者,其中322例加用阿司匹林,320例为标准治疗。2011年4月20日,由于阿司匹林组患者SCIH过多且无获益的证据,该研究被提前终止。在第3个月,阿司匹林组有54%的患者有良好转归,标准治疗组为57.2%。阿司匹林组较标准治疗组SCIH发生率更高(4.3%对1.6%)。SCIH是阿司匹林组患者不良转归的更常见原因。
评论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Jonh Hunter医院神经内科Mark W Parsons、Christopher R Levi:尽管研究者承认其开放标签的设计有缺陷,尤其是在阿司匹林组有过度报告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潜在偏倚,该研究仍是一项好的试验。
除了上述缺陷,这项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即无证据提示在静注阿替普酶外增加注射阿司匹林有额外益处。同时也再次提供了早期卒中溶栓的益处。
如果现有指南允许选择患者,阿替普酶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治疗。不过,卒中后转归的改善可能需要通过静注阿替普酶基础上实施旨在增强再通和再灌注的策略来达到。这也是本项研究者的初衷。不过,我们对药物选择和试验设计持保留意见。研究者报告了阿替普酶治疗后相对较高的再闭塞率,并假定阿司匹林能够减少再闭塞。我们认为,阿替普酶治疗更重要的问题是快速再通的初次失败,以及继发再闭塞大多发生于初次不完全再通的患者。
由于假设是阿司匹林可能有助于初次再通或减少晚期再闭塞,靶向CT血管造影显示急性血管闭塞的患者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一些组织建议在卒中溶栓前仅使用非对比CT,而不需要进行血管造影。但有试验显示26%适合阿替普酶的患者在CT血管造影中并没有可见的闭塞。
我们坚信,采用简单的影像学选择方法,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试验不能获得更多的临床有用信息。尽管现有指南不推荐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前进行先进的影像学测定,在临床试验中则应当继续推进。多形CT或MRI应当在未来的试验中用于筛选患者。
链接:
2、Reperfusion trials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