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3岁, 2年前无诱因间断头晕,伴双下肢不自主抖动、行走不稳、手颤、尿急及尿失禁。半年前外院心电图示Ⅱ度AVB,心率最慢39次/分。
病例简介
病史患者男,63岁, 2年前无诱因间断头晕,伴双下肢不自主抖动、行走不稳、手颤、尿急及尿失禁。半年前外院心电图示Ⅱ度AVB,心率最慢39次/分。
患者近20天内3次发作晕厥,均在活动中摔倒,1~2 分钟后恢复意识。外院MRI示桥脑梗死可能性大,左额、尾状核体部腔隙性梗死,左额叶软化灶。外院发现患者有体位性低血压,血压卧位190/85 mmHg,立位117/64 mmHg。
既往史高血压病5年,最高190/100 mmHg,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血压约150/70 mmHg;2型 5年,服阿卡波糖及格列喹酮,血糖8~10 mmol/L。患者30年前脑外伤后出现精神障碍、幻听,20年前服大剂量氯氮平,5年前因体位性低血压减至25 mg/d,近5年每月服癸酸氟哌啶醇50 mg。
体检面具脸,反应迟钝,定向力差,血压170/86 mmHg(立位3 min为110/58 mmHg),心率64次/分,四肢肌力Ⅳ级,双手大小鱼际肌肉萎缩,双下肢近端肌萎缩,四肢末端痛觉减退,余无明显异常。
检查入院心电图如图1,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大,轻度二尖瓣反流,射血分数75%。血常规及生化无明显异常,肿瘤标志物检查示CA199 14.87 KU/L、CEA 0.66 ng/ml、AFP 4.38 ng/ml、CA125 32.56 KU/L、CA153 8.6 KU/L。
初步诊断头晕、晕厥原因待查[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Ⅱ度AVB)、脑源性晕厥],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型 ,陈旧脑梗死。
诊疗经过患者体位改变时有头晕,可直立行走,血压卧位时170/86 mmHg,立位时100/58 mmHg,未用降压药。入院4天后,患者于活动时发作晕厥,1 min后意识恢复,血压100/60 mmHg,心率30~40次/分,发作晕厥时心电图见图2。
置入临时起搏器,心电图示高度AVB,2:1或3:1下传,心率42次/分。
患者间断高度AVB,CK 89 U/L,CK-MB 20 U/L,TnT<0.05 ng/ml,ESR 27 mm/h;FT3 4.19 pmol/L,FT4 13.3 pmol/L,TSH 2.42 mIU/L;RF<20 IU/ml,ASO 38.7 IU/ml,CRP 6.57 μg/ml。风湿免疫指标(ANA、dsDNA、抗ENA多肽谱)阴性。患者在心脏重症病房期间,卧位血压150/76 mmHg,立位3 min血压120/58 mmHg。予永久起搏器(VVI)置入,术后患者无头晕、晕厥,精神科会诊示患者幻觉状态,存在脑梗死和脑外伤综合征,考虑氯氮平、喹硫平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建议停用。因利培酮和氟哌啶醇长效针易引起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建议予阿立哌唑。更换精神科用药后,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减轻,可直立行走,血压卧位140/70 mmHg,立位3 min 120/70 mmHg。
随访患者出院后偶头晕,未再发晕厥,可直立行走,卧位血压约150/80 mmHg,立位3 min血压约120/60 mmHg,服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精神科用药为利培酮。2年余后,患者死亡,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本文缩略语一览
AVB 房室传导阻滞,MRI 磁共振成像,CA 癌抗原,CEA 癌胚抗原,AFP 甲胎蛋白,CK 肌酸激酶,CK-MB 肌酸激酶同工酶,TnT 肌钙蛋白T,ESR 血沉,FT3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 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SH 促甲状腺激素,RF 类风湿因子,ASO 抗链球菌溶血素O,CRP C反应蛋白。
[未完待续,下接《晕厥的原因:渐出水面2:间歇性高度AVB导致晕厥》]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