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台湾人群中,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舒张末期流速(EDV)能够共同以及各自独立预测未来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未来需在其他不同种族人群中对此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报告2011年3月17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卒中》(Stroke)杂志。
中国台湾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台湾人群中,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舒张末期流速(EDV)能够共同以及各自独立预测未来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未来需在其他不同种族人群中对此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报告2011年3月17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卒中》(Stroke)杂志。
在亚洲人群中,有关于卒中和颈总动脉IMT相关性的研究相当匮乏。研究者既往的一项研究显示,颈总动脉EDV降低与缺血性卒中相关;颈总动脉EDV是颅内阻力的潜在血液动力学标志物。为了明确EDV和IMT与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者对3175例成年患者(年龄≥30岁)进行了分析。发生缺血性卒中数据由保险索赔和死亡证明中推导得出。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颈总动脉IMT升高和EDV降低时的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比。
结果显示,在中位9.85年的随访期间,184例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与处于第一三分位的IMT相比,处于第二和第三三分位的IMT的危险比分别为2.03和3.87。与处于第三三分位的EDV相比,处于第一和第二三分位的EDV的危险比分别为5.31和1.94。对年龄、性别和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校正之后,与低IMT和高EDV的患者相比,高IMT和低EDV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危险增加超过1倍(危险比2.10)。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