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

前期抗凝治疗会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出血危险

作者:陈晓婷译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1-02-25
导读

         近日,德国的一项研究报告,通过建立口服抗凝药治疗时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小鼠模型,研究者发现,华法林预治疗极大增加了大脑中动脉闭塞24小时后的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 HT)危险,而再灌注损伤似乎是这种情况的重要成因。研究报告2月17日在线发表于美国《Stroke》(卒中)杂志。

关键字:  抗凝 | 治疗 | 缺血性 | 卒中 | 出血 | HT 

  近日,德国的一项研究报告,通过建立口服抗凝治疗时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小鼠模型,研究者发现,华法林预治疗极大增加了大脑中动脉闭塞24小时后的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 HT)危险,而再灌注损伤似乎是这种情况的重要成因。研究报告2月17日在线发表于美国《Stroke》(卒中)杂志。

  目前,长期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患者比例正在上升。对于口服抗凝药治疗时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式非常有限;另外,有关这种情况下发生HT的危险度的临床资料也极少。为此,研究者建立了口服抗凝药治疗时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小鼠模型,以评估HT的发生率和特点。

  研究者用华法林预处理C57BL/6小鼠(n=59)。未经处理的小鼠(n=32)作为对照组。研究者对小鼠的右侧大脑中动脉实施3小时短暂闭塞。在第一组小鼠中,研究者用肉眼观察大脑中动脉闭塞24小时后缺血性病变的大小和HT情况。在第二组小鼠中,研究者对以不同国际标准化比值抗凝水平处理的小鼠,在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不同时间点,采用光度法血红蛋白分析仪进行HT定量分析。

  结果显示,口服抗凝药治疗时发生卒中会导致所有经抗凝小鼠发生HT,而对照组只有14%的小鼠发生HT。大脑中动脉闭塞24小时后,对照组平均HT出血量为0.3 ± 0.4µL,以平均国际标准化比值为1.9 ± 0.5的水平抗凝的小鼠,其平均HT出血量为4.2 ± 1.7µL(与对照组相比P<0.05),以国际标准化比值为2.9 ± 0.9的水平抗凝的小鼠,其平均HT出血量5.2 ± 2.7µL(与对照组相比P<0.001)。与再灌注21小时后被执行安乐死的小鼠相比,再灌注当时被执行安乐死的经抗凝小鼠发生较少的HT(分别为5.9 ± 3.6µL和1.6 ± 0.5µL,P<0.05)。 

  相关链接:Increased Risk of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in Ischemic Stroke Occurring During Warfarin Anticoagulati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Mice.Stroke. 2011.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February 17, 2011, doi: 10.1161 / STROKEAHA. 110. 604652.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