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具有低中度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即使校正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冠状动脉钙化(CAC)评分也可预测卒中的发生。电子束CT检测钙化可预测一般人群的心肌梗死(MI),提高对心血管风险的鉴别,特别是对于具有中等风险的患者。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具有低中度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即使校正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冠状动脉钙化(CAC)评分也可预测卒中的发生。该研究发表在最近的《卒中》杂志上[Stroke 2013 Feb 28]。
研究者德国Essen大学医院Dirk Hermann博士及其同事报道,校正Framingham风险评分变量后,钙化评分与卒中整体风险更大相关(HR 1.52,95%CI 1.19~1.92),但与基线心血管疾病高风险患者的卒中风险无显著相关。研究进一步校正房颤削弱了上述关联的强度,但并没有消除钙化评分与卒中风险这一关联。
研究者在文中写到,“我们已经证实,CAC能够独立于已确定的风险因素,预测卒中事件,因此这一标志物不仅有益于心脏科医生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对于神经科医生也是有益的。"
研究概述
为了检验冠状动脉钙化预测卒中风险的能力,Herman和同事进行了以人群为基础的Heinz Nixdorf Recall研究,在德国工业化的鲁尔区3个城市随机纳入年龄45~75岁的人群。目前的分析纳入4,180人(平均59岁),基线时无卒中、冠状动脉心脏疾病或心肌梗死病史。平均随访7.9年。
随访期间,2.2%的受试者发生卒中,82例为缺血性卒中,10例为出血性卒中。随访期发生卒中的患者,其基线中位冠状动脉钙化Agatston评分显著较高(104.8 vs 11.2,P <0.001);随着钙化分类级别的增加,卒中发生率也增加。
在包括年龄、性别、收缩压、LDL和HDL胆固醇、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和吸烟的多变量分析中,钙化评分仍是预测卒中的独立因素,年龄(每增加5岁HR 1.35,95%CI 1.15~1.59)、收缩压(每增加10mmHg HR 1.25,95%CI 1.14~1.37)和吸烟(HR 1.75,95%CI 1.07~2.87)也是独立预测因素。当排除出血性卒中后,钙化评分仍然是一个显著预测指标。
钙化评分可预测男性和女性的卒中风险。对于年龄65岁以下(HR 2.21,95%CI 1.59~3.06)个体是具有显著性意义的预测指标,但在老年组(HR 1.11,95%CI 0.80~1.54)并非显著预测指标。将研究受试者进行Framingham风险评分,钙化评分只能预测低风险(小于10%)和中度风险(10%~20%)个体的卒中风险。
研究人员称,“这些观察表明,对于无明显风险的队列,受试者卒中发生率仍然较高。我们的数据表明,CAC适合于确定这些患者。”研究人员指出,3项既往基于人群的研究——心血管健康研究(CHS)、鹿特丹研究和动脉粥样硬化多种族研究(MESA)表明,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后,冠状动脉钙化与卒中之间没有显著关联。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人群样本卒中数量少,检验效能不够,这些研究的卒中总数是28~59例,而本研究的卒中总病例数是92例。
相关评论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La Jolla 斯克里普斯健康中心的Evan Muse博士对此评论说,这项研究将使临床实践发生改变,“因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已经知道卒中和冠状动脉疾病共同存在于相同的疾病进程谱即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如果结论明确,临床医生可以选择对单个患者进行钙化评估,以更好确定患者的卒中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和应对。电子束CT检测钙化可预测一般人群的心肌梗死(MI),提高对心血管风险的鉴别,特别是对于具有中等风险的患者。”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