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

起身眼前发黑,竟然关联痴呆风险?

作者: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24-11-05
导读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痴呆症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痴呆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期,一项发表在《高血压》杂志上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痴呆风险的新见解:站立时血压的急剧下降可能与长期痴呆风险增加有关。

关键字:  痴呆症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痴呆症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痴呆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期,一项发表在《高血压》杂志上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痴呆风险的新见解:站立时血压的急剧下降可能与长期痴呆风险增加有关。

 

01

直立性低血压与痴呆风险

 

直立性低血压(OH),也称为姿势性低血压,是一种当个体从卧位或坐位迅速站立时,血压急剧下降的情况。这种下降通常会导致脑血流减少,可能引起头晕、眩晕、视力模糊、乏力、甚至晕厥等症状。直立性低血压可能影响任何年龄段的人,但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尤其是在有慢性疾病或正在服用多种药物的人群中。

 

在该研究中,研究者对ARIC研究中的11,644名参与者进行了前瞻性队列分析,这些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54.5岁,其中54.1%为女性,25.9%为黑人。研究者测量了参与者从卧位到站立位2分钟内的5次血压变化,并追踪了他们至2019年的痴呆发病情况。

 

在长达25.9年的中位随访期间,共发现了2303例痴呆病例。研究发现,在站立后的第一分钟内,收缩压的大幅下降(在站立后约30秒和50秒的前两次测量中)与直立性头晕和更高的痴呆风险相关。与稳定的收缩压(变化在-10至10毫米汞柱之间)相比,收缩压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或在-20至-10毫米汞柱之间的参与者,经过调整后的风险比分别为1.22(95%置信区间为1.01-1.47)和1.10(95%置信区间为0.97-1.25)。这表明异常的直立性血压调节,尤其是站立后第一分钟内血压的突然下降,可能是痴呆发展的早期风险标志。在临床环境中,对早期直立性低血压的短暂变化应给予更多关注。

 

02

因果关系还是早期症状?

 

研究者认为,直立性低血压与痴呆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双向的。一方面,OH可能是痴呆的一个风险因素;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是痴呆早期症状的表现。痴呆的发病通常是隐匿的,有很长的前驱期,OH可能是与神经退行性过程相关的自主功能障碍的早期表现。尽管我们的敏感性分析限制了参与者在第二次访问时的认知功能较好,并排除了随访前5年内发病的痴呆病例,但我们仍不能排除OH可能是痴呆相关自主功能障碍的结果。

 

而一项发表在《Neurology》的研究认为,并不是直立性低血压越严重,认知衰退的风险就越高。真正重要的是直立性低血压首次出现的时间——出现得越早,认知衰退风险越高。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直立性低血压早出现一年,认知衰退风险就上升14%;而在多系统萎缩患者中,多系统萎缩症状早出现一年,认知受损风险就增加41%。但考虑到,这一研究对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患者做出的,其结果对于其他人群的普遍性意义还需要更多的后续研究来支持。

 

03

哪些人需要小心直立性低血压?

 

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如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和心脏病)、服用可能影响血压药物的个体、脱水或血容量不足的人、近期手术或长期卧床的患者、有晕厥或头晕症状的人,以及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人,由于风险更高,应当特别小心直立性低血压,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避免直立性低血压的关键在于采取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预防措施。首先,改变体位时要慢,特别是从卧位或坐位到站立时,建议使用“三个15秒”的方法:起床后在床上坐15秒,然后站立15秒,再开始行走,以给身体时间适应血压变化。其次,保持充足的水分和盐分摄入,以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稳定。避免过度饮酒和长时间站立也很重要,因为它们可能导致血容量下降和血压降低。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高血压调节能力。此外,如果正在服用可能引起低血压的药物,应与医生讨论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最后,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体重,避免过度节食或快速减肥,这也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直立性低血压的风险,从而减少因血压突然下降引起的不适和潜在的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Ma Y, Zhang Y, Coresh J, et al. Orthostatic Blood Pressure Change, Dizziness, and Risk of Dementia in the ARIC Study[J]. Hypertension, 2024 Jan; 81(1): 96-106.

 

“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发布医学领域研究成果和解读,供专业人员科研参考,不作为诊疗标准,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编辑:十六

二审:薄荷

三审:清扬

排版:半夏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