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尚未出现症状的临床前期,已经出现小胶质细胞吞噬作用,即使功能正常的神经元突触也会被小胶质细胞吞噬,这一过程被称作突触变性[1]。 虽然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了多种分子参与这一过程,但小胶质细胞吞噬突触的诱因,以及如何抑制这一过程,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尚未出现症状的临床前期,已经出现小胶质细胞吞噬作用,即使功能正常的神经元突触也会被小胶质细胞吞噬,这一过程被称作突触变性[1]。
虽然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了多种分子参与这一过程,但小胶质细胞吞噬突触的诱因,以及如何抑制这一过程,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近期,来自伦敦大学学院Soyon Hong教授及其团队,在《自然·神经科学》上发表了最新成果[2]。
他们首次证实,AD小鼠模型中的血管周围巨噬细胞(PVM)和血管周围成纤维细胞(PVF)会释放分泌型磷酸蛋白1(SPP1),随后SPP1会诱导脑实质中的小胶质细胞吞噬神经元突触。敲除AD小鼠模型的SPP1基因后,小胶质细胞吞噬突触的活动被有效抑制。
这个研究首次发现了SPP1在血管周围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之间的桥梁作用,并证实了这一分子在AD进程中促进突触变性的重要角色,为调控AD发病过程中突触变性引入全新靶点,也为抑制AD早期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带来希望。
通过敲入携带致病性突变NL和F的人源性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Hong教授团队首先构建了APPNL-F小鼠模型(NLF)。
这一模型的Aβ初始水平与野生型小鼠(WT)相同,此后Aβ在特定细胞和特定时间内的表达增加,且能有效避免APP过度表达引起的神经毒性,目前在AD的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
Hong团队对比了6个月的NLF和WT小鼠的小胶质细胞吞噬突触情况。结果发现在海马CA1区小胶质细胞特异的溶酶体(CD68阳性P2Y12阳性)中,NLF内Homer1标记的突触数量约为WT的8倍,这预示着NLF小鼠的小胶质细胞胞体内突触数量非常高。
鉴于补体激活经典途径中的启动因子C1q,与神经系统中局部小胶质细胞的吞噬活动相关,因此他们也发现在NLF中C1q颗粒的数量显著升高,且在小胶质细胞(Tmem119阳性)中含量上升。
这两个实验结果证实,小胶质细胞吞噬突触的行为在AD模型中更加活跃。
之前有研究指出,外周的巨噬细胞在接受到炎症因子刺激后能够分泌SPP1,之后SPP1协助巨噬细胞完成吞噬病原的过程[3]。
那么SPP1是否在神经系统中扮演着同样的角色,与小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的巨噬细胞——吞噬突触的过程有关?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Hong团队通过3D成像技术观察了两组小鼠的海马CA1区,发现NLF组SPP1颗粒的数量较对照组增加了3倍。这一结果被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smFISH)和qPCR进一步被证实。
之后,Hong团队采用3D重建技术对SPP1进行定位,发现在NLF小鼠中SPP1的分布与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阳性的血管关系密切。在AD患者的尸检标本中,他们观察到了同样的结果。
这说明,表达Spp1基因的细胞应该在血管周围。他们最终将目标锁定在血管周围巨噬细胞(PVM,Cd163阳性,CD206阳性)和血管周围成纤维细胞(PVF,Pdgfra阳性)上,电镜实验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发现。
接下来,Hong团队想知道NLF中SPP1升高与小胶质细胞吞噬突触增加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联。
他们首先构建了Spp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Spp1KO/KO(Spp1 KO),并在小鼠脑室内注射Aβ寡聚体(oAβ),观察是否能诱发小胶质细胞吞噬突触的过程。
结果发现,Spp1 KO的小鼠中C1q颗粒数量和小胶质细胞溶酶体内的突触数量,与注射过oAβ的WT小鼠相比显著降低,与注射PBS的Spp1 KO小鼠内小胶质细胞吞噬突触的数量无显著差异。
随后,Hong团队让NLF小鼠模型与Spp1 KO小鼠模型杂交,获得了Spp1被敲除的AD小鼠模型(APPNL-F·Spp1KO/KO)。
通过比较APPNL-F·Spp1KO/KO和NLF小鼠,他们发现,在APPNL-F·Spp1KO/KO小鼠中,小胶质细胞内溶酶体相关蛋白的基因表达(Grn和Ctsb),以及小胶质细胞内吞噬的突触数量,明显低于Spp1表达正常的AD小鼠。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SPP1是AD小鼠模型突触变性的重要驱动因子。
最后,基于单细胞RNA测序数据,他们推定血管周围的SPP1在AD小鼠模型的海马区诱导小胶质细胞吞噬状态。
总的来说,Hong团队证实了AD或者外源性oAβ可以促使血管周围的PVM和PVF分泌SPP1,且SPP1能够诱导脑实质中的小胶质细胞吞噬突触,在AD模型中造成突触变性,而敲除Spp1基因能够有效抑制小胶质细胞吞噬引起的突触变性过程,减轻神经系统损伤。
小胶质细胞吞噬突触这一过程不仅在AD中活跃,在其他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中也高于正常水平。因此,本研究的意义将来可能会扩展到更广泛的疾病模型研究中,为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带来新的干预或治疗靶点。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