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流出现异常而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脑卒中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脑血管破裂引发的出血性脑卒中,一种是脑血管堵塞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常见特征为突发的躯干、一侧肢体和面部的无力、麻木或抽搐,言语表达能力减弱、意识模糊等,可伴有肢体痉挛等。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流出现异常而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脑卒中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脑血管破裂引发的出血性脑卒中,一种是脑血管堵塞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常见特征为突发的躯干、一侧肢体和面部的无力、麻木或抽搐,言语表达能力减弱、意识模糊等,可伴有肢体痉挛等。
脑卒中为什么在气温急剧变化易发生?
气候变化是诱发脑卒中
重要的原因之一
有数据表明
秋末冬初气候骤变时
脑卒中发病率明显升高
其主要原因为:
1
低气温使体表血管收缩,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导致血压骤升,可引起脑血管破裂,诱发出血性脑卒中;
2
寒冷刺激可使机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使脑小动脉收缩,诱发缺血性脑卒中;
3
寒冷刺激可使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粘滞度增加,促进了血栓形成;
4
寒冷可使呼吸道感染率增加,而肺部感染、急性炎症,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栓子,引起脑血管栓塞。此外,大量炎症因子会打破人体血液循环凝血与纤溶之间的动态平衡,导致血栓形成。
哪些人容易发生脑卒中?
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
不可干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等。
可干预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病、不良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
根据国内外经验,卒中可防可控,对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以明显的降低卒中发病率。
1、低盐、低脂饮食
长期高盐、高脂饮食易患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而这些疾病可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
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2、戒烟、限酒
吸烟、饮酒与多种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许多疾病有关。其中吸烟是脑梗的诱发因素之一,而长期饮酒可导致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容易诱发脑卒中。
3、合理控制体重
肥胖或超重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宜积极减重。建议通过坚持运动锻炼、适度控制饮食等方式来减重。
4、生活规律,劳逸适度
合理安排工作和作息时间,尽量避免熬夜。熬夜的危害不仅仅是第二天无精打采,还会导致血压升高、血糖水平紊乱等问题,长期熬夜是中青年人群发生脑卒中的重要原因。
5、控制情绪
情绪波动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比如情绪激动可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容易诱发脑卒中。
应学会用妥善的方式释放压力、缓解不良情绪,比如通过与人倾诉或跑步、打球等运动来释放,不宜采用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方式。
6、做好御寒措施
及时添加衣物,做好保暖工作。突然降温时,外出时可以选择带上帽子、围巾、口罩、耳罩等保暖物品。必要时,可以选择少出门,减少外出活动时间,特别是室内外温差大的情况下。
发生脑卒中时应该怎么办?
判断是否突发脑卒中
“中风120”和“BE FAST”口诀是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方法。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