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

《柳叶刀》子刊:首次验证!这个模式可大幅降低卒中院前救治延迟

作者:佚名 来源:MedSci梅斯 日期:2022-06-02
导读

          中风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但中风可防可治,尤其是缺血性中风在黄金3小时内到院,经过血管再通技术(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大部分患者可以回归家庭生活。然而,卒中院前救治延误仍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全球医务人员都在探索如何提高公众早期识别中风能力和急救意识。

关键字:  卒中 

        中风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但中风可防可治,尤其是缺血性中风在黄金3小时内到院,经过血管再通技术(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大部分患者可以回归家庭生活。然而,卒中院前救治延误仍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全球医务人员都在探索如何提高公众早期识别中风能力和急救意识。

        2016年,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赵静教授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Renyu Liu教授合作推出了中风1-2-0策略,使用中国的紧急电话号码作为中风识别工具,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神经病学顶级期刊Lancet N,由于简单好记,通俗易懂,迅速普及到了全国13个省市地区。赵静团队进一步组织并实施了中风120公众教育行动,旨在教育公众如何识别中风,并在出现症状时立刻拨打120送医院。该行动能否推动公众对卒中事件作出快速反应?能否有效降低院前救治延迟?从中国临床实际出发,这项计划的实际效果需要实践来进一步验证。

        2022年5月17日,国际知名期刊JAMA Network Open在线发表了赵静团队的研究成果Analysis of Time to the Hospital and Ambulance Use Following a Stroke Community Education Intervention in China,该研究显示,通过中风120公众教育行动,试点区域的缺血性中风患者院前延误时间中位数从18.72小时降至6.00小时;3小时到院率从5.8%上升到33.4%,救护车使用率从3.2%上升到30.6%。

        这也是中国首次进行的针对院前延误所做的专项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研究结果表明,中风1-2-0的教育模式可以在中国其他地区采用,以改善中风患者预后并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