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

左乙拉西坦 vs 左尼沙胺 vs拉莫三嗪一线治疗新诊断的局灶性癫痫

作者:佚名 来源:MedSci梅斯 日期:2021-04-13
导读

         癫痫是一种常见疾病,其终生发病率高达5%,同时癫痫也是一种复杂疾病,其发病原因和分类较多,除疾病本身以外,癫痫患者往往承担了额外的负担,如在生活质量、教育和就业前景方面的负面影响。抗癫痫药物治疗应用广泛且疗效可靠--约70%的癫痫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其中50%的患者可以在停药后不再发病。临床上,大约三分之二的癫痫患者为局灶性癫痫,其发病率随年龄呈U型分布,在年轻和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左乙拉西坦和左尼沙胺可单药用于局灶性癫痫患者的治疗,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疗效和成本效益证据,是否应推荐作为一线治疗手

关键字:  局灶性癫痫 |  |  

        癫痫是一种常见疾病,其终生发病率高达5%,同时癫痫也是一种复杂疾病,其发病原因和分类较多,除疾病本身以外,癫痫患者往往承担了额外的负担,如在生活质量、教育和就业前景方面的负面影响。抗癫痫药物治疗应用广泛且疗效可靠--约70%的癫痫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其中50%的患者可以在停药后不再发病。临床上,大约三分之二的癫痫患者为局灶性癫痫,其发病率随年龄呈U型分布,在年轻和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左乙拉西坦和左尼沙胺可单药用于局灶性癫痫患者的治疗,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疗效和成本效益证据,是否应推荐作为一线治疗手段尚不确定。

        近日研究人员比较了左乙拉西坦、左尼沙胺与拉莫三嗪对新诊断的局灶性癫痫患者的长期临床疗效和成本效益。

        SANAD II研究在英国中,年龄在5岁及以上的局灶性癫痫患者参与,患者至少有两次无缘故的癫痫发作史,随机接受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或左尼沙胺。研究的主要终点为12个月缓解。对于12岁及以上的参与者,拉莫三嗪治疗的剂量为早上服药50mg,晚上服药100mg;左乙拉西坦为500mg,每天两次;左尼沙胺为100mg,每天两次。对于5至12岁的儿童患者,拉莫三嗪剂量为1.5 mg/kg,每天两次;左乙拉西坦为20 mg/kg,每天两次,左尼沙胺为2.5 mg/kg,每天两次。

        990名患者参与研究,其中拉莫三嗪组330例、左乙拉西坦组332例、左尼沙胺组328例,随访2年。意向性分析显示,与拉莫三嗪相比,左乙拉西坦治疗后12个月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未达到非劣性终点(HR=1.18),而左尼沙胺达到非劣性终点(1.03)。方案分析显示,拉莫三嗪治疗12个月的缓解优于左乙拉西坦(HR=1.32)或左尼沙胺(HR=1.37)。研究期间,37名患者死亡,均与药物治疗无关。拉莫三嗪组108名患者、左乙拉西坦组144名患者以及左尼沙胺组146名患者报告了不良事件(33% vs 44% vs 45%)。成本效益分析中,拉莫三嗪优于左乙拉西坦或左尼沙胺。

        对于新诊断的局灶性癫痫患者,左乙拉西坦或左尼沙胺单药治疗的效果及成本效益均劣于拉莫三嗪,拉莫三嗪仍应是局灶性癫痫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