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

罗国刚教授:丛集性头痛治疗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存在普遍误区

作者:佚名 来源: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日期:2020-11-22
导读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重要的原发性头痛,多为急性起病的局限于单侧的以眶、颞、额等区为主的严重发作性疼痛,常伴有同侧的自主神经症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医学界”特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罗国刚教授,就丛集性头痛的流行病学、危害、临床治疗及其与偏头痛的差别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字: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重要的原发性头痛,多为急性起病的局限于单侧的以眶、颞、额等区为主的严重发作性疼痛,常伴有同侧的自主神经症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医学界”特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罗国刚教授,就丛集性头痛的流行病学、危害、临床治疗及其与偏头痛的差别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丛集性头痛痛感可达13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极其剧烈的原发性头痛,罗国刚教授指出,“丛集性头痛是头痛程度最严重的原发性头痛。若对疼痛按0~10分进行评分,最痛为10分,丛集性头痛患者自评分可能达13分。患者头痛同时伴有疼痛同侧的自主神经症状,最常见的是流泪、流涕、面部发红、眼睑水肿、瞳孔缩小等。”

        丛集性头痛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丛集性头痛发作时疼痛剧烈,很多患者在急性发作时有自伤行为(如用头撞墙或用拳打墙)甚至自杀意念。疼痛发作时,患者一般坐卧不宁、烦躁不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罗国刚教授说道。

        谈及丛集性头痛在我国的流行病学现状,罗国刚教授介绍道,“丛集性头痛相对较少见,我国患病率约6.8/10万。很多临床医生和群众对该病认识不足,导致很多患者误诊、漏诊、错治,所以患者教育和科普宣传很有必要。”

        相似但不相同,细数丛集性头痛与偏头痛的五大差别

        偏头痛也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原发性头痛,临床上丛集性头痛很容易被误诊为偏头痛。那么丛集性头痛与偏头痛在临床表现和病理机制上有什么差别?罗国刚教授指出,丛集性头痛与偏头痛差别明显,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首先,发病人群性别比例不同。偏头痛多发于女性,患者男女比例约为1:2~3;而丛集性头痛多发于男性,男女比例约6~7:1。

        第二,头痛发作的持续时间不同。偏头痛的持续时间是4~72小时;丛集性头痛是15~180分钟,一般不超过3个小时,最常见的发作是1~2个小时。

        第三,疼痛的部位不同。约95%的丛集性头痛局限于单侧,只有5%左右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交替,如这一次在左侧,下一次在右侧。而60%~70%的偏头痛患者是单侧头痛或由单侧发展到对侧或两侧,或起病初始就是两侧头痛。

        第四,发作时间和频率不同。丛集性头痛高发于春夏交替和秋冬交替之际,且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密集发作,发作频率可从隔日1次到一日8次。多数偏头痛患者的发作频率为一个月1~2次或2~3次,而且发作不像丛集性头痛这么密集。

        第五,治疗周期不同。偏头痛预防治疗一般需要半年左右,部分患者时间更长。丛集性头痛的治疗在整个丛集期,例如丛集期一个月时,用药一个半月左右;丛集期两个月时,用药最多三个月。

        缓解疾病程度、恢复患者正常生活是丛集性头痛的治疗目标

        01

        丛集性头痛对患者影响巨大,临床上应该如何治疗?

        罗国刚教授指出,“丛集性头痛的治疗目标是减少疼痛的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所伴随的自主神经症状,从而让疾病程度缓解,使其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02

        丛集性头痛主要有哪些治疗药物?

        罗国刚教授介绍道,“丛集性头痛急性治疗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吸氧、皮下注射或经鼻吸入曲普坦类药物及激素治疗等。吸氧比较简便,且对70%~80%的患者有效,方式是吸入100%的纯氧,6~8升/分钟,持续15~20分钟。常用的曲普坦类药物有舒马曲坦、佐米曲坦等。激素治疗可静脉注射激素或口服大剂量激素。丛集性头痛的预防治疗用药有维拉帕米及碳酸锂等,这些药物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丛集性头痛的急性治疗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这些急性治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会因为很多现实因素而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罗国刚教授说道,“吸氧疗法在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丛集性头痛紧急发作时很多人不具备吸氧的条件;我国氧浓度很难达到100%纯氧;很多患者吸氧时未能达到8升/分钟的氧流量;吸氧所用的工具(鼻导管或呼吸面罩)也会影响氧气的吸入程度,只有完全吸入纯氧治疗效果才会好。”

        “曲普坦类药物的应用难题在于我国曲普坦类药物使用不多,即使是我们这种三级甲等大医院都从未采购这类药物。据我所知,皮下及鼻腔喷雾等剂型在国内很少、几乎没有。” 罗国刚教授补充道。

        面对这些难题,未来应该如何解决?罗国刚教授给出了四点建议:

        首先,需要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这样才能正确治疗用药;同时,要加强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做好对医生和患者的教育。

        第二,告知患者在高发季节要尽量避免疾病诱发因素;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饮酒,其他诱发因素包括熬夜、生活不规律、喝浓茶等。

        第三,告知患者丛集期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购买一罐医用氧气以备急性发作时使用,可同时购买单向阀吸氧面罩或鼻导管,以提前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

        最后,还需做好规范的预防治疗,避免头痛的发生。

        结 语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极其剧烈的原发性头痛,发病率较低,其发作时多伴自主神经症状,给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临床上丛集性头痛常被误诊为偏头痛,但二者在发病人群性别比、头痛发作的持续时间、疼痛部位、发作时间和频率及治疗周期上都有很大差别。

        丛集性头痛急性治疗方法主要有吸氧、皮下注射或经鼻吸入曲普坦类药物及激素治疗等;预防治疗用药有维拉帕米及碳酸锂等。由于很多现实因素的影响,丛集性头痛的丛集期治疗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为了解决这些治疗难题,准确诊断、避免疾病诱发因素、提前做好急性发作的有效防范及规范的预防治疗可能是未来发展方向。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