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相关颅咽管瘤继发于APC基因种系和体细胞突变

作者:佚名 来源:MedSci梅斯 日期:2020-10-13
导读

         颅咽管瘤是一种良性上皮性肿瘤,有两种变体(硬脑膜瘤和乳头状瘤),其典型地发生在鞍上/鞍旁,但在桥小脑角等不寻常的位置也已有相关报道。在鞍区没有复发/扩展或原发肿瘤的后颅窝颅咽管瘤并不常见,只有20例报告病例:14例为硬脑膜瘤瘤,3例为乳头状瘤,3例为不明亚型。有趣的是,这些患者中有6名都患有位于桥小脑角的硬脑膜瘤亚型肿瘤,他们都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关键字:  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是一种良性上皮性肿瘤,有两种变体(硬脑膜瘤和乳头状瘤),其典型地发生在鞍上/鞍旁,但在桥小脑角等不寻常的位置也已有相关报道。在鞍区没有复发/扩展或原发肿瘤的后颅窝颅咽管瘤并不常见,只有20例报告病例:14例为硬脑膜瘤瘤,3例为乳头状瘤,3例为不明亚型。有趣的是,这些患者中有6名都患有位于桥小脑角的硬脑膜瘤亚型肿瘤,他们都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大多数硬脑膜瘤性颅咽管瘤(ACs)的CTNNB1基因(MIM*116806,连环蛋白β-1)发生突变,导致β-连环蛋白的核积聚和Wn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趣的是,在FAP肿瘤中,这种途径通常以另一种方式激活:通过APC基因(MIM*611731 大肠腺瘤性息肉病)的两个等位基因失活。野生型APC基因编码一种蛋白,作为典型Wnt信号的负调节因子,通过与胞浆中的β-连环蛋白结合形成降解复合物的一部分,促进β-连环蛋白的磷酸化并被蛋白酶体降解。这种肿瘤抑制功能的丧失导致β-连环蛋白在核内积聚,导致Wnt信号通路的结构性激活。

        目前已经报道了9例发生在FAP患者中的颅咽管瘤,它们都发生在年轻人中。6例异位(在桥小脑角),3例在鞍区。与6例异位病例一样,Wnt通路激活机制尚不清楚,也未证明FAP与异位AC之间存在关联。在一个FAP相关的鞍区癌病例中,全外显子组测序鉴定出一个CTNNB1激活点突变和一个种系移码APC变异体。在肿瘤中没有检测到失活的体细胞第二APC突变,表明保留了功能。在这种情况下,AC和FAP之间的联系可能是偶然的。

        方法:在本病例报告中,我们首次证明异位AC与FAP的联系。患者是一名28岁女性,2014年因结肠癌接受手术,随后被诊断为FAP综合征,其致病性变体为APC基因。在病情缓解期间,她因视力模糊和复视入院。脑磁共振成像显示脑桥小脑角后颅窝外侧病变,无鞍或鞍旁延伸。对其进行次全切除,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典型的AC。

        综上所述,我们提供了第一个证据表明异位AC可能与FAP综合征有关,在这种情况下,Wnt信号通路被APC基因的种系突变和体细胞突变激活,而在散发性AC中,这种激活通常是由CTNNB1基因突变引起的。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