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22日,在ISC 2017脑大动脉疾病口头报告(Cerebral Large Artery Disease Oral Abstracts)专场,发布了由我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伊龙教授和王拥军教授牵头开展的CHANCE亚组分析(摘要号1)。《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采访了该研究第一作者王伊龙教授。
2017年国际卒中大会(ISC 2017)于2月22~24日在美国休斯敦召开。《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制作了ISC 2017会议报道以飨读者,特邀在本次会议上发表口头报告的中国专家以及参加本次会议的中国专家从现场发来会议报道,敬请关注!
当地时间2月22日,在ISC 2017脑大动脉疾病口头报告(Cerebral Large Artery Disease Oral Abstracts)专场,发布了由我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伊龙教授和王拥军教授牵头开展的CHANCE亚组分析(摘要号1)。《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采访了该研究第一作者王伊龙教授。
——CHANCE亚组分析
报告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伊龙
报告时间
当地时间2月22日 7:00 AM
研究简介
本研究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双抗)与阿司匹林单独治疗(单抗)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研究(colopidogrel in high-risk patients with acute non-disabling cerebrovascular events,简称CHANCE研究)影像亚组分析结果,发现梗死模式能够显著预测TIA及轻型缺血性卒中的90天复发风险;与单抗治疗比较,双抗能够显著降低伴有多发梗死患者90天的卒中复发风险,但其复发风险仍高于单发梗死与无梗死患者;与单抗治疗比较,双抗治疗在各种梗死类型中均不增加出血风险。
研究纳入1089例TIA和轻型缺血性卒中,将患者按照梗死模式分为无梗死、单发梗死及多发梗死三组。比较不同梗死模式间90天卒中复发风险。比较双抗与单抗治疗在不同梗死模式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显示,与无梗死相比较,伴有多发梗死(HR,5.8;95%CI,2.2-15.0,p<0.01)和单发梗死(HR,4.0;95%CI,1.5-10.7,p<0.01)的患者90天卒中复发风险更高。与单抗治疗比较,双抗能够显著降低伴有多发梗死患者90天的卒中复发风险(HR,0.50;95%CI,0.26-0.96,p=0.04),而在无梗死患者及伴有单发梗死的患者中,双抗与单抗治疗无显著差异。治疗与梗死模式间交互作用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单抗治疗比较,双抗治疗在各种梗死类型中均不增加出血风险(各组p>0.05)。与单抗治疗比较,伴有多发梗死的患者经过双抗治疗后,90天卒中复发风险由18.8%降低至10.14%,但仍高于单发梗死及无梗死患者。
研究者说
王伊龙教授从研究的背景、临床意义、创新性以及将来的研究方向对《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进行了如下介绍。
发表于NEJM的TIA.org研究显示,梗死模式可预测TIA及轻型缺血性卒中的卒中复发风险。因此,梗死模式(特别是代表栓塞机制的多发性梗死)是预测卒中复发的重要影像标志物。以往研究显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简称双抗)能够减少栓塞性缺血性卒中的微栓子信号,因此,双抗治疗可能降低伴有栓塞机制的TIA及轻型缺血性卒中的卒中复发。
该研究旨在:①验证梗死模式对卒中复发的预测作用;②探讨双抗治疗对不同梗死模式的TIA及轻型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是否一致。
临床意义和创新点主要表现为:①验证了有效预测TIA及轻型缺血性卒中的卒中复发风险的影像学标志物—梗死模式,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早期完善MR检查明确复发风险,同时加强对伴有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关注,并给予更为强化和积极的二级预防治疗;②首次发现多发性梗死可能是双抗治疗的重要靶点,特别是发现即使给予了双抗治疗,其复发风险仍高于单发梗死及无梗死患者,提示对于上述患者有必要进行更强化的抗栓治疗,这为未来的强化抗栓临床试验提供了新的靶目标人群。
在该研究的基础上,将来我们还会进一步探讨:①建立基于影像标志物的TIA及轻型缺血性卒中的卒中复发风险预测模型;②启动基于多发梗死的强化抗栓治疗随机对照试验,为脑血管病治疗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依据。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