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

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cath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6-07-29
导读

         秦皇岛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学者探讨了经额部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经额部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前血肿量大、发病至手术时间长、术中有活动性出血、术后血压未控制的患者术后再出血的风险更高。相关研究发表于2016年第7期《中国卒中杂志 》。

        秦皇岛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学者探讨了经额部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经额部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前血肿量大、发病至手术时间长、术中有活动性出血、术后血压未控制的患者术后再出血的风险更高。相关研究发表于2016年第7期《中国卒中杂志 》。

        研究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2月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收治的采用经额部锥孔引流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血压、血糖、血脂水平、体质指数、术前血肿量、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发病至手术时间、术中有无活动性出血、术后血压控制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经额部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

        结果共收集100例患者的资料,其中术后发生再出血15例,发生率为1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再出血组与再出血组术前收缩压([ 125±12)mmHg vs(146±17)mmHg,P<0.001]、术前血肿量([ 58.7±4.5)ml vs(63.4±6.2)ml,P<0.001]、发病至手术时间[5.1(3.2,9.2)h vs 6.9(5.3,11.5)h, P<0.001]、术中有活动性出血[11(12.9%)vs 9(60.0%),P<0.001]、术后血压控制率[60(70.6%)vs 3(20.0%),P<0.001]等因素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肿量大[比值比(odds ratio,OR)1.03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8,2.359)]、发病至手术时间长[OR 1.289, 95%CI(1.027,6.325)]、术中有活动性出血[OR 2.154,95%CI(1.067,3.245)]为经额部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术后血压控制为保护因素[OR 0.147,95%CI(0.004,0.358)]。

        原文标题: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