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

脑内微出血超过10个,静脉溶栓后脑出血风险高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李娜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6-02-28
导读

         脑内微出血超过10个,静脉溶栓后脑出血风险高

        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是缺血性卒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静脉溶栓治疗最令人担心的并发症,而有脑内微出血(CMB)的患者颅内出血潜在风险更大。来自美国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目的在于评价磁共振成像(MRI)上CMB数量及部位与tPA溶栓后sICH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纳入2010-2014年间7家三级卒中中心经过tPA静脉溶栓治疗,且在治疗前或治疗后24小时内完成MRI的患者。sICH定义以ECASS-Ⅲ为标准,且临床神经功能恶化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分或死亡。CMB的定义为MRIT2*上圆形或椭圆形低信号区,直径最大10mm。纳入的672例患者中,103例存在脑内CMB,其中10例CMB超过10个,且存在CMB的患者高血压及既往缺血性卒中比例明显增加(P<0.05)。出现CMB与无CMB的患者相比,sICH发生率无显著增加(P=0.27),但CMB>10个的患者与CMB为1~10个的患者相比,sICH发生率显著增加(P=0.0009)。在校正混杂因素后,T2*-MRI上CMB>10个是sIC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4)。CMB>10个的患者出院时残障程度较CMB为1~10的患者更为严重[中位数兰金评分(mRS)为4对2],住院死亡率亦显著增加(20%对5.4%)。

        Take home message:MRI-T2*序列上CMB超过10个时,tPA静脉溶栓后sICH风险显著增加,但CMB未超过10个的患者上述风险并未增加。CMB数量可作为评估超时间窗静脉溶栓风险指标之一。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