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小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脑部血管疾病,隐匿起病、缓慢发展、部分可急性发作。临床表现复杂,诊断比较困难,容易造成诊断和治疗上的混乱。为了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经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相关专家多次讨论,达成《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共识》 (以下简称“共识”),供广大医生学习。
脑小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脑部血管疾病,隐匿起病、缓慢发展、部分可急性发作。临床表现复杂,诊断比较困难,容易造成诊断和治疗上的混乱。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脑小血管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等各方面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脑小血管病的诊断率也明显增加。为了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经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相关专家多次讨论,达成《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共识》 (以下简称“共识”),供广大医生学习。
该共识从脑小血管病定义、病因、流行病学资料、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血压和脑血流自动调节检查和脑小血管病的治疗8方面进行阐述。其中,对于脑小血管病的治疗,该共识从以下5方面阐述:
(1)对因治疗。对于年龄和危险因素相关性小血管病,需要控制血管危险因素,并进行抗动脉硬化治疗。
(2)控制血压。对于年龄和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小血管病,无论是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高血压都是最重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可以预防脑梗死或脑出血的发生。
(3)抗血小板药物。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如果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必然会增加脑出血的概率。但是若出血半年后应用,脑出血的风险会明显降低。
(4)抗凝治疗。为预防心房颤动引发卒中而使用的抗凝治疗,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等,都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若同时合并脑小血管病特别是有脑微出血的患者,应用抗凝治疗后,脑出血的风险会增加。
(5)他汀类调脂药物。至今没有针对小血管病是否应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研究,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否会增加脑出血风险至今没有定论。 ——全文刊登于2015年第10期《中华神经科杂志》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