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儿科

儿童分离性焦虑是怎么回事?

作者: 来源:39健康网 日期:2012-09-11
导读

分离性焦虑是在学龄前儿童身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发生率为3.5%~5.1%,以女孩儿更为多见。出现分离性焦虑的孩子通常温顺、老实、守纪律,但是缺乏自信,对压力异常敏感,不善于用语言及情感宣泄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焦虑情绪。

  乐乐上幼儿园小班了,可是他一进幼儿园就不停地哭闹。起初,大家以为这是乐乐适应新环境慢的表现。可一个月过去了,乐乐依然如故。在幼儿园,他既不和老师在一起,也不和小朋友玩儿,不肯吃饭、午睡,连牛奶和水都不喝。直到爸爸或者妈妈来接他时,他才停止哭闹。回到家后,妈妈陪着他在房间里玩儿,无论玩多久,只要妈妈伸手去开门,他就会立即扔掉手中的玩具,哭闹着跟上来。而且,乐乐的焦虑感明显增强,甚至在入睡后还经常喊“妈妈不要走”、“妈妈,我不去”。

  解析

  乐乐的行为是分离性焦虑的表现。分离性焦虑是在学龄前儿童身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发生率为3.5%~5.1%,以女孩儿更为多见。出现分离性焦虑的孩子通常温顺、老实、守纪律,但是缺乏自信,对压力异常敏感,不善于用语言及情感宣泄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焦虑情绪。当他们与亲人分离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具体表现为:过分担心依恋对象可能受到伤害或者害怕依恋对象一去不回;过分担心自己会走失、被绑架或者住院,以致与依恋对象分离;因不愿离开依恋对象而不去幼儿园或者拒绝上学;非常害怕独处,或者没有依恋对象陪同时宁愿呆在家里也绝不外出;没有依恋对象在身边时,不愿意或者拒绝上床就寝;反复做噩梦,内容与离别有关,以致夜间多次惊醒;与依恋对象分离前过分担心,分离时或者分离后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如烦躁不安、哭喊、发脾气、痛苦、漠然等;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反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无相应疾病。

  每个孩子都会出现分离性焦虑,只是轻重程度有所区别。如果过分严重的话,则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发现,早期的分离性焦虑如果比较严重,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创造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而这些能力的欠缺又直接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发展,使他们在面对一个新环境时,比别的孩子产生更大的心理恐惧和分离性焦虑。

  原因

  1.遗传因素

  父母患有焦虑症,子女的发病率也比较高。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可高达50%。

  2.亲子过分依恋

  出现分离性焦虑的孩子平时都与母亲或者固定的抚养人在一起,很少与外界接触。母亲对孩子过于宠爱、过分保护、事事包办、处处代劳,使孩子形成胆小、害羞、依赖性强、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分依恋,一旦分离就容易出现分离性焦虑。

  3.生活事件影响

  与父母突然分离,在幼儿园遇到挫折,亲人病重或者死亡等都可以成为诱因。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