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精神

拯救生命 重建希望

作者:朱永斌 来源:东方网 日期:2012-09-05
导读

大家都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但有多少人知道,10日还是第二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主题是“拯救生命,重建希望”。自杀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精神卫生和社会问题。

关键字: 世界预防自杀日

  大家都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但有多少人知道,10日还是第二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主题是“拯救生命,重建希望”。自杀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精神卫生和社会问题。

  一个人自杀身亡,常常会给家人、朋友带来巨大的内心冲击和生活巨变,内疚、自责和羞耻感成为他们漫长人生路途的心理包袱。家庭之外,自杀造成的这么多人提前死亡或伤害,还意味着更多劳动力的丧失,大量的医疗资源的耗费。而自杀者留下的遗孤的生活、就学业已成为社会问题。

  有数据表明,我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在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在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

  案例分析1

  一个大学生的“求死”心理

  今年1月,某省一所高校的一名大四学生在寒假期间卧轨自杀。事后,学校发现他留在电脑键盘上的一张字条,根据字条指示的路径,发现了他存放在电脑中的题为“养蜂人”的遗书。作为一个警示以及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杭州市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保留了这份遗书。

  同时还有学校的调查报告,他们对此事总结了经验教训和引发的思考。其中写道:这位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喜欢玩电脑游戏,平时为人比较内向。学校多次找他谈话,但只是督促他抓紧学习,远离游戏,在交流沟通中,对该同学的人生观和心理状况了解不深;放假后,应掌握学生购票返家的情况,对无故滞留学校的学生要多加关心和爱护。

  沉重的遗书

  当我们手捧这份长达1万多字的遗书,心情十分沉重:正值青春年少的大学生,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条不归路?

  死者一直在为自杀做准备,他在2003年夏季就以侦破小说的形式写了一篇名为《养蜂人》的遗书,通过调查者的调查,以及逻辑推理死者是自杀还是他杀,剖析了死者追求自杀的原因。

  他在自我点评这篇侦破小说时写道:物质世界的东西全是物质,到头来,再伟大的感情和爱情都只不过是人体身体内部这个激素、那个激素的结果,物质的世界太虚假了,思想承担不起这重。

  他说,自己为此选择了放弃生命,放弃一切,在生前的半年时间里,他依然活着的意义是为了玩游戏,他是为了玩游戏而活着,每天的生活只是玩游戏、睡觉和吃饭,他感谢游戏让他延长生命。

  虽然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关心很多,但大家只是劝他不要玩物丧志,没有人发现他是因为放弃了生命而放弃学业、放弃一切;也没有人知道他寒假不回家过年的原因;甚至没有人发现他曾有过一次自杀未遂。就在出事的前一天,他独自在宿舍里服用了大量安眠药,并在电脑中记录了自己濒死的痛苦。

  遗书片断

  2004年1月16日。我想,今天应该是最后一天了……不明白上次我是如何走下来的,我是怎样改变主意多活几天了,总之,到今天为止,虽然世上让我留恋的东西很多,但是,我已经决定了。眼前有药、有酒……可是我为什么在发抖,这个时间家人已经担心起来了吧?担心没有用了……电话也打不过来了……同学们都走了……

  妈妈,爸爸,对不起了……你们还有我姐姐,我姐姐哪方面都比我强,你们就当从来没有过我。

  好想吐……为什么死这么难受呀……妈妈,对不起。我很聪明,我小学五年级参加市里数学比赛得奖,初中也参加过,得奖,高中也是。我考大学,我是学校的最强者……坐都坐不稳了……

  零点40分醒过来,我吐了一地,凌晨4:46,酒完了,药完了,我却还活着……多么讽刺呀……

  原来切脉也这么难,唉,究竟如何才能死得掉……

  专家解读:自杀是有先兆的,可提前干预

  “可惜呀!太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大学生!如果有人能关心一下他的心理变化,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我认为他是不会选择这条不归路的。”专家对此只能长叹,“自杀是一种病,自杀人群中有精神障碍的占有很大比例,预防自杀的有效手段是对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赵国秋一再强调,“自杀的人是有先兆的,很多人误认为想自杀的人不会向别人暴露自己的自杀企图,这是个误区,因为大部分自杀的人都会有线索。”

  比如,自杀者在自杀前,都对他的亲人或者朋友可能讲过“活着没有意思”,对一些后事作一些安排。而且以某种方式请求帮助,如可能直接说“现在我想自杀”或“我对任何人都没有用了”;还有的则尝试割腕,以此作为一种自杀“实践”。

  再者,自杀者在自杀行动前一般有紧张、焦虑、抑郁、悲伤和恐惧等情绪方面的障碍,在工作方面有工作能力下降、兴趣减退和社交技能丧失,脾气暴怒或易冲动等表现,在躯体症状方面可能有失眠、多梦、早醒、食欲下降、心悸、头痛、全身不适等多种躯体不适表现。

  专家呼吁:心理干预急需立法

  “忽略人的精神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专家谈到,在今年8月中旬,杭州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派出11名专家赶赴温州乐清台风受灾区,对灾后群众进行了为期10天的心理干预。但当地一位领导却担心心理专家询问灾民心理反应,反而会破坏灾民心情,他认为大家都在积极生产自救,物资上也有了充分的支援,大家看上去情绪很稳定。

  事实上,遭遇泥石流的村庄里,村民中10个有6个出现恐惧、失眠、抑郁等表现,急性心理应激障碍(ASD)高达60%,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很多人可能会患上抑郁症,病情严重者很有可能选择自杀。

  专家认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难点,一是我国缺乏心理干预方面的立法和运作机制,缺乏心理援助的内容,同时,心理干预方面的人员十分紧缺,仅靠几个或十几个专家是不够的,当务之急是进行心理干预方面的立法,从法规上确定心理干预的必要性。

  二是,老百姓心理干预知识缺乏,包括各级政府的领导,每次灾后指挥工作中,往往忽视灾难群众的心理安慰和疏导。

  另外,目前国内所有的干预方式只能先引用国外城市的做法,这在中国农村很不适用,因此急需编写中国城市和农村两种不同版本的“心理干预程式”。

  案例分析2

  明星自杀现象:光环背后的迷惘

  阮玲玉、林黛、翁美玲、陈宝莲、张国荣……生命惊心动魄的奥秘因为这些明星风光的表象和惨淡的结局更显其深邃。

  明星厌世绝不是一个偶然、孤立的事件。轻生是一长串前后相扣的事件之链的最后一环。鲁迅在《论人言可畏》中说:“然而我想,自杀其实是不很容易,决没有我们不预备自杀的人所藐视的那么轻而易举的。”那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苦痛,令他们如此渴盼一个永恒的睡眠?

  自杀者看似解脱了,却留给亲朋无尽的哀伤。不管怎样,只要生命不灭,就还有希望的灯火。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明星轻生厌世?

  专家解读

  娱乐圈明星生活压力大于常人,但是,中国人传统文化氛围很看重面子观念,容易把面子与尊严联系起来,常常不愿接受专业心理辅导。如此一来,心理压力就得不到很好的疏导。西方人有忏悔的社会心理基础,他们愿意找心理医生咨询,而国人却更习惯同密友倾吐隐私。

  虽然明星身上笼罩着光环,作为偶像被关注和崇拜,但他们也因此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下。为了维护在公众心目中的好形象,他们有时就要戴着面具生活,很难活得像普通人那样轻松。

  另外,公众对明星的道德期望过高也是一个原因。

  中国人容易把才能与个人道德联系起来。传统中国文化倾向于将名人神化、道德化,潜意识里把名人塑造成完美的道德楷模。在国内,其他名人比如政府官员,他们的隐私是受到保护的。但娱乐圈明星没有那样的优势,他们大多处在双重压力下:一方面他们受到传媒的极大关注,日常生活几乎都暴露在公众面前,些许错失都难逃公众的眼睛;另一方面,其言行举止又被认为必须符合传统道德规范。在两种压力之间走钢丝、保持平衡。

  让生命得到更大的尊重

  明星厌世会对公众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心理专家认为,如同娱乐业基本的社会功能一样,明星轻生对大众社会心理造成的示范效应是强烈而短暂的。一时间或许会在某些追星族中爆发情绪反应,但这种情绪很快就能平复下来。不必过分担心此类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

  明星对于普通人的影响是无法排除的,打预防针很重要,特别要预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让人们学会自我辨别,让生命得到更大的尊重。

  纵身一跃的眩晕

  从1999年谢津从家中窗台跌落身亡,到2002年陈宝莲从上海24层高楼纵身跃下,再到2003年张国荣坠楼自尽,短短4年间有3位明星选择了跳楼这样一种轻生方式。这绝不是偶然。对此,古南永进行了一番心理分析。

  专家认为,跳楼是一种突发性自杀事件。或许之前没有想过要在此时此刻寻短见,但是突然发生了极具刺激性的事情,就像导火线一样,迅速引发当事人情绪崩溃。其他的自杀方式如服药、溺水都是在比较冷静的情况下作出的选择,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跳楼或许能让当事人体现一种彻底解脱的快感,而且相对别的自杀方式而言,跳楼自杀的成功几率是最大的。几乎每个都市人都有站在高楼往下看的经验,那种迷惑、眩晕的感觉是人人俱有的体验。明星采用跳楼这种自杀方式是因为他们都有此类心理体验,这也使得跳楼成为他们最容易想到的选择。”

  高楼是文明的象征,轻生者却把它当成毁灭的武器,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自杀如何干预

  北京:国内首家预防自杀的医疗机构成立

  我国第一个面向自杀群体的医疗机构——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于2002年12月3日在回龙观医院成立,这标志着有自杀倾向的高危个体和相关人员有了专业的预防救助门诊。

  中心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我国自杀现象的发生,在8年内将全国自杀率降低20%,每年挽救5至6万人的生命,每年对40万自杀未遂者进行预防。同时,中心还将根据可靠的科学研究成果在全国建立有效的城市和农村预防自杀模式,并向工作在全国自杀预防领域的临床医师、管理人员和研究者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目前已与999急救热线、宣武医院、安贞医院急诊科建立了合作关系。如果医院接收了自杀未遂患者,中心将会派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心理评估和疏导。今后中心将在北京市综合性医院推行这种服务。目前该中心已全天开通了免费的心理咨询“危机热线”电话,为出现心理问题者提供情感支持,替有自杀倾向的高危群体寻找解决办法。

  合肥:开设自杀干预门诊

  2004年4月9日下午,安徽省首个“心理危机干预门诊”正式开诊。当日下午3时许,该门诊接诊了第一位男性病人,据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夏海森介绍,具有严重自杀动机和严重自杀倾向的人群,是该门诊重点干预的对象,因此通常被人们称为“自杀干预门诊”,开设此门诊,旨在为心理危机者提供帮助和支持。

  据悉,该门诊于每周五下午开诊,同时还全天24小时开通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印度:加尔各答地铁公司决定在地铁17个站播放古典轻音乐,以防止乘客自杀。

  韩国:汉城地铁站开始播放76支轻音乐,实施“音乐疗法”,目的是抚慰欲自杀者的心灵。地铁当局正沿着站台设立“安全栅栏”,这些栅栏门只在火车到站时开启;还计划安装紧急情况按钮以便站台上的乘客发现有人要跳下去时向司机报警。汉城地铁站还播放录音呼吁乘客给予周围的人更多关心,地铁站还张贴海报、发放传单提供免费(心理)咨询的联系号码。

  日本:由于自杀人数不断增多,日本政府不得不采取防范措施,减少这种不良现象给社会造成的损失。2001年,日本政府首次拨款成立了专门的防止自杀机构。同时,官方还要求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楼房时要充分考虑防自杀因素。日本的地铁和火车车站里还沿站台放置镜子,好让那些想自杀的人再看看镜中的自己,三思而后行。

  后记

  预防自杀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生命只有一次,自杀者为什么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对待生命?答案是复杂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爱,是让自杀者悬崖勒马的一剂良方。预防自杀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如果我们发现周围有自杀先兆或迹象的人,那我们就有责任帮助他或者关心一下他(她),还可以找跟他(她)关系比较好的人与之沟通。

专题链接:世界预防自杀日专题

阅读更多精神科内容请点击:http://psy.cmt.com.cn/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