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自杀作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笔者从收集到的大量中小学学生自杀案例入手进行分析,找出导致中小学生自杀的深层因素并将其归纳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及个人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怎样更好地预防中小学生自杀的策略,即社会各方面要进行危机干预、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生死教育、解除家庭方面的压力、中小学生应学会提高自身的心理受挫力,旨在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一些帮助。
摘 要:中小学生自杀作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笔者从收集到的大量中小学学生自杀案例入手进行分析,找出导致中小学生自杀的深层因素并将其归纳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及个人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怎样更好地预防中小学生自杀的策略,即社会各方面要进行危机干预、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生死教育、解除家庭方面的压力、中小学生应学会提高自身的心理受挫力,旨在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一些帮助。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表明,全世界青少年自杀率呈增长趋势,这引起了全社会及家庭的普遍关注。近期我国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自杀率高发国家,每年约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即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自杀。尤其令人震惊的是,近年来主要体现在自杀年龄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不是医学疾病和意外事故,而是自杀。自杀成了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青少年自杀者正值青春年少,求学良机,为何要选择死亡之路呢?因此研究青少年自杀心理,预防自杀行为,是心理学界十分关注的严峻社会问题,也是目前全社会首当其冲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是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和收集众多中小学生自杀案例之后分析得出的。在文中,笔者就目前中小学生自杀事实着手进行分析。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上深层次地梳理出在我国导致中小学生自杀的主要因素,并由此提出了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方面来预防自杀的策略。目的是想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小学生自杀的这种社会现象,从而走进孩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深层次的矛盾,以便让他们更快乐、健康的成长。
一、中小学生的自杀现象
案例:2001年3月20日汉中市南郑县3名初二女生突然服毒自杀,其中一人与次日不幸死亡。而诱发这起悲剧的原因竟然只是为一个篮球。据了解,3月19日上午上课时,不知哪位同学将篮球滚到了讲台前,班主任便让两个组的同学停止上课,要把“闹事”的人找出来,然后又罚这两个组的学生到操场上跑十圈。后来有同学讲是这三名女生干的,老师遂罚三人连续站了六节课,并让她们在大操场上跑步,直到晚上六点多钟三名女生才回到家。20日上午,一女生突然从凳子上滑到课桌下,另两名情形也不对,送医院后,经检查为服用过多安定片所致,20日晚,其中一个年轻的生命消失了。
类似于这样的中小学生自杀案例还有许多。笔者随机在报刊查阅到这样一组消息:1997年,北京市一初三男生因考试成绩不好,从12楼跳下自杀身亡;1998年,吉林省长春市一初三女生因为:“老师把我同小流氓相提并论”而卧轨自杀;1999年,福建省一名初二女生因为家贫,产生自卑心理而割腕自杀:同年10月5日,山东省东阴县姚寨乡一名11岁小学女生,因为背不出课文,受老师变相体罚,以致最后服毒自杀;2000年广东省顺德市一初三男生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而上吊自杀;2001年新疆石河子市四名初三女生,因考试成绩排名靠后,相约服农药自杀;2003年,甘肃六名中学生因感情问题服毒自杀… …。根据卫生部资料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有500多中小学生死于自杀;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年9月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约有9%的中小学生对生活感到绝望,产生过自杀的念头。可见自杀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人群首位死因,这也就说明,自杀作为一种不必要的死亡,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因而显得弥足珍贵,而一桩桩中小学生自杀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一个个原本鲜活的生命就这么轻易夭折,尚未绽放的生命之花就这样匆匆凋谢,心痛之余令人深思,这也让我们不禁要问:孩子们到底怎么了?
在这里我们只有一种解释:在我们的教育中,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上来讲,都存在严重的缺陷,过高的期待、过高的成绩要求,过分的精神压力……。即我们的教育更多或者说最多关心的是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和音乐、美术等各项专业技能,却忽视了他们内心各种深层的矛盾与痛苦。应该说无论以什么样方式存在的教育,其目的与愿望都是为了帮助儿童走上美好之路,过上美好的生活,但如果忽视或无视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内心存在的困惑与矛盾,即使给予他们一些具体的生活技能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再多,也不能代替对他们内心深处生死困惑问题的帮助教育,也不能解决他们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深层次的成长烦恼,更不能帮助孩子们摆脱经常出现的不被理解、迷茫、孤独、恐慌、悲观、抑郁、厌世等心态。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