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S患者认知功能与神经心理研究
本文报道了对ALS患者在不同疾病阶段、受教育不同程度的患者和合并其它疾病患者等的认知功能与神经心理研究成果,并对ALS遗传学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荟萃分析。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新概念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张振馨教授从国内外对痴呆现状的认识谈起,讨论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与血管性痴呆(VaD)的新理念。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治宽颈动脉瘤可用新型颅内支架
图3为术后3D造影结果,可看到支架和弹簧圈。 本报讯(驻地记者匡远深)一种可伸缩的自膨式颅内支架(LEO)有望成为“颅内炸弹”――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克星。 该支架既可应用微导管进入动脉瘤内栓...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卒中领域年度焦点回眸:探索前行、攻坚不懈
2008年,脑血管病跃升为国人死因的首位;2009年,全球疾病负担的数字再次让脑血管病工作者倍感沉重,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已经难堪脑血管病带来的重负。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卒中
在脑出血患者中,计算机体层摄像血管造影(CTA)图像显示有造影剂活动性外渗(spot征),可作为血肿扩大的预测因子。卒中后抑郁较常见,可降低患者康复率和生活质量。在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中,简单...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脑的缺血耐受与通心络的干预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罗祖明教授在报告中称,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者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高,预防TIA患者脑卒中复发十分重要。我们的研究旨在观察全脑缺血后再次局灶脑缺血大鼠脑原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脑...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针对亚洲人群CLAIR研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启示
在今年9月6-10日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6届亚太卒中会(APCAS)上,香港中文大学黄家星教授报告了CLAIR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单用阿司匹林对有大动脉狭窄和微栓子信号的急性脑卒中或短暂...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卒中或TIA患者中PAD与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管事件风险较高,且可能无外周动脉疾病(PAD)的症状和体征。本研究旨在明确在卒中或TIA患者中,通过踝臂指数(ABI)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KYOTO HEART研究:亚洲人群卒中获益新证据
作为针对亚洲人群的又一大规模临床试验,KYOTO HEART研究表明,缬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基础上,显著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患者在卒中和心绞痛方面的临床获益尤为突出。该研究结果再次验证了缬沙坦...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接受家庭护理的老年人Vit D缺乏与脑血管病相关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维生素D(Vit D)缺乏与全因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卒中(有/无痴呆症状)、磁共振成像(MRI)提示脑血管病相关。相关论文发表于《神经病学》[ Neurology 2...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各年龄缺血性卒中患者皆可从卒中单元中获益
组织化卒中治疗由多学科方法组成,旨在改善卒中患者转归。老年患者能否从这些干预措施中获得与较年轻患者同等程度的益处,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明确接受组织化卒中治疗的所有年龄组患者,死亡率或住院率...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帕金森病治疗:循证医学证据--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治疗优势
帕金森病(PD )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近半数患者以震颤为首发症状,晚期PD患者的震颤症状也很常见。PD的非运动症状,尤其是抑郁症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国内外的统计显示,约半数...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ANN2009 :循证时代神经疾病诊治之回归床旁
以卒中病例为例,Caplan教授阐明了循证型和传统型诊疗方式的差异。在诊疗过程中,循证型方法需通过电脑搜索寻找相同症状患者以确定诊断,再根据RCT结果决定相应治疗方案。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评点2007年卒中研究得与失(二)
2008年2月,Stroke杂志依惯例公布了卒中研究领域上年度最重要的研究进展,本部分摘要刊登了卒中在介入神经放射学、预防和公共医疗服务和重症/急诊医学方面主要的研究项目和结果。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