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的功能MRI研究进展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是重要的脑损伤性疾病,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及导致创伤患者伤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来源:医脉通 2017-02-27 -
[ISC2017]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治疗:替格瑞洛再战阿司匹林
一项新的亚组分析显示,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Brilinta, AstraZeneca)在预防急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复发方面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尤其是预防同侧动脉粥样硬化性...
来源:医脉通 2017-02-27 -
血管吻合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一直备受关注。1967年,由Yarsargil和Donaghy成功实施了首例颞浅动脉一大脑中动脉(STA-MCA)血管吻合术。之后数十年,随着治疗水平的进步,脑血管吻合术在脑...
来源:医脉通 2017-02-27 -
[ISC2017]TARDIS:预防卒中复发,抗...
在国际卒中大会(ISC)2017上呈现的TARDIS试验显示,与指南推荐的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或氯吡格雷单药治疗相比,三联抗血小板治...
来源:医脉通 2017-02-27 -
[ISC2017]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如何抗血小...
2016年,随着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R-NICE)诊疗指南的发布,这一发病后并未遗留显著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群获得了人...
来源:医脉通 2017-02-27 -
医生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新方法
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通过筛选生物指示标可以推进筛查如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方法。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此次研究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
来源: medicalnewstoday 2017-02-27 -
多学科讨论:氯吡格雷预防卒中的效果受基因影响吗?
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患者中,遗传多态性和氯吡格雷有效性之间的关系仍有争议。2017年1月,发表在《Circulation.》的一项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了遗传多态性与氯...
来源:环球医学 2017-02-26 -
Tocagen 脑瘤药物获 FDA 突破性疗法认定
美国圣地亚哥时间 2 月 23 日,专注于癌症免疫疗法研究的生物公司 Tocagen 公开称美国 FDA 已经授予公司候选药物“Toca 511 & Toca FC”,用于高分级神经胶质瘤...
来源:新浪医药 2017-02-25 -
[ISC2017]脑出血幸存者发生抑郁、痴呆的风...
脑出血(ICH)幸存者存在长期认知下降和抑郁发生率增加的风险。不过,由于有关ICH后长期抑郁风险的数据有限,所以出血后这两...
来源:医脉通 2017-02-25 -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研究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是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一种疾病。2010年Montes等报告,美国高血压脑...
来源:医脉通 2017-02-24 -
导航经颅磁刺激在脑功能区手术术前功能定位中的应用
功能区手术对每位神经外科医师都是一项挑战,为在保护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切除病变组织,术前对功能区的精准定位必不可少。
来源: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7-02-24 -
如何预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癫痫发生率?
癫痫临床发作或亚临床发作是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aSDH)患者的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然而,目...
来源:中华医学网 2017-02-24 -
房颤患者颅内出血后抗凝:预后或与出血类型相关
房颤是一种重要的卒中危险因素,因此伴有额外风险因素的房颤患者一般需要接受抗凝治疗,以达到预防卒中的效果。抗凝治疗在降低卒中风险的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这就要求医生权衡患者抗...
来源:医脉通 2017-02-23 -
[ISC2017]PREMIER研究将大动脉瘤治疗方法用在小动脉瘤上,效...
此前在大动脉瘤治疗中使用的分流设备,PREMIER研究将其应用到了小中型动脉瘤的治疗之中。研究结果显示,该种治疗方案的动脉瘤闭塞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无一例动脉瘤复发。主要研究者,来...
来源:医脉通 2017-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