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ncet:中风后慢性失语患者进行强化言语治疗是否有效?
失语症的治疗指南建议对中风后的慢性失语症(≥6个月)患者进行强化言语和语言治疗,但是尚缺乏大规模的1期随机对照试验对治疗有效性的评估。
来源:MedSci 2017-03-05 -
Stroke:出血性中风后神经元死亡的机制
颅内出血导致的残疾及死亡几乎没有有效的治疗。颅内出血后的不良结果主要是由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引起的神经元不可逆损伤。继发性损伤归因于血红蛋白及来自裂解红细胞的氧化产物血红素。
来源:MedSci 2017-03-05 -
Stroke:未经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死亡率
目前关于未经治疗的破裂性颅内动脉瘤的自然史仍然来自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小的历史队列研究。
来源:MedSci 2017-03-05 -
[ISC2017]脑出血后的缺血性脑卒中预防有了...
对于既往有过脑出血或多发脑微出血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近日,来自韩国的研究者纳入了数个亚洲国家及地区的患者...
来源:医脉通 2017-03-04 -
平脑畸型可能和发育早期神经干细胞缺陷有关
平脑畸型可能和发育早期神经干细胞缺陷有关
来源:Elsevier全球医药新知 2017-03-03 -
《JAMA》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
《JAMA》杂志2017年2月7日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对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回顾。作者指出,垂体腺瘤通常采取手术治疗,为了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垂体腺瘤的早期诊断十分必要。泌乳素瘤是个例外,...
来源:《JAMA》杂志 2017-03-03 -
抗血栓药物的使用增加了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生风险?
抗血栓药物已成为抗心脑血管和血液系统疾病的宠儿,随着人口老龄化比例的增高,抗血栓药物的使用率也不断增加。不过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硬脑膜...
来源:医脉通 2017-03-03 -
内镜经鼻入路治疗中央颅底病变的解剖和临床进展
中央颅底是指位于前颅底前界至枕骨大孔前缘之间的颅底区域,是神经外科治疗的难点和重点。近年,内镜经鼻入路以术式简洁、无需脑牵拉、创伤小等特点,越来越多用于中央颅底的手术治疗。本文就内镜颅底...
来源: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7-03-03 -
指南盘点:卒中患者的体温管理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发热对神经预后的不良影响,以及低温治疗为功能预后带来的获益。然而,目前仍然缺乏大型临床试验,来深入探索低温治疗的适当启动时间、目标温度管理等问题。本文将对各...
来源:医脉通 2017-03-02 -
肠道微生物改变肠道和大脑功能
【肠道微生物新发现】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肠道细菌不仅可以影响肠道,还可以影响患有肠易激综合症(IBS)病人的行为,这一发现会带来新的针对微生物的疗法。
来源: medicalxpress 2017-03-02 -
临床表现符合结核性脑膜炎,MRI却显示脑出血,您能侦破是何病吗?
侧窦血栓临床较少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和漏诊而影响预后。现将本病例分析如下。
来源:环球医学 2017-03-01 -
通过脑机接口意念打字,速度已达实用水平
十年前,Dennis Degray在下雨天出门扔垃圾时滑了一跤,这场意外改变了他的生活。由于摔在下巴上,他的脊柱严重受伤,导致他脖子以下失去知觉。现在,在测试一套旨在帮助瘫痪病人用意念打字的...
来源:环球科学 2017-03-01 -
新型脑血管成像技术有望揭示斑块结构
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主要由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准确识别斑块结构和特性是早期预防和精确治疗的关键,但现有技术无法提供与斑块有关的病理信息,并且相关技术一直被国外垄...
来源:健康报 2017-03-01 -
复制大脑, “永生” 成真?
人类大脑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它们之间通过整合简单的元素实现复杂的运算。信号在神经元间传递会越过突触,突触要么激发神经元,要么抑制它。
来源:北京日报 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