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血栓治疗新突破:新型小分子可成功防血栓,避免异常出血!
根据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的一项新研究,破坏具有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危险的人群中的有害血栓,而不会增加其出血风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来源:来宝网 2017-06-02 -
伯明翰大学在基因突变引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方面取得突破进展
日前,由伯明翰大学领导的一项最新研究在理解不同基因突变如何引起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来源:测序中国 2017-06-01 -
CAR-T细胞疗法使骨髓瘤患者获得持续缓解
“虽然时间尚早,但这些新数据强力支持了CAR-T细胞疗法可使多发性骨髓瘤(MM)获得缓解。很少看到如此高的反应率,尤其是对于这种难治性肿瘤,这样的结果证明了免疫治疗和精确治疗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应...
来源:医脉通 2017-05-31 -
新见解:白血病是如何形成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癌症科学研究所首席调查员,新加坡国立医学大学医学院医学系主任研究员助理教授桑卡斯·桑达(Naka Yong Loo Lin)医学研究小组提供了新的见解,关于如何在正常的...
来源:来宝网 2017-05-31 -
清华祁海课题组Science发文:淋巴结如何筛选“最强”B淋巴细胞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身体发现和消灭入侵外来病原体的防御系统,而生成具备高亲和力的保护抗体是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入侵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些抗体由淋巴结中B淋巴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生成。B细胞在淋巴...
来源:学术经纬 2017-05-27 -
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新一代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更少副作用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 BTK)抑制剂ibrutinib(拉铁尼伯)已经改变了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
来源:MedSci 2017-05-27 -
白血病的代谢漏洞,修补漏洞可提高白血病生存率
美国乔治亚大学和京东大学的研究人员,一起发现了两种最常见的髓系白血病的新药靶点和逆转疾病侵袭性的方法。5月18日的《Nature》杂志报道了他们的发现。通过阻断BCAT1蛋白,研究人员阻止了小...
来源:生物通 2017-05-27 -
Auer小体-案例报道
患者为一名69岁的男性,因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贫血的评估和治疗而转诊至研究人员所在的医疗中心。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每微升1000(参考范围为4800到10800每微升),其中中性粒细胞为10%(...
来源:MedSci 2017-05-27 -
研究确定形成血栓的“罪魁祸首”,新药将问世!
血小板虽然可以支撑伤口,帮助伤口愈合,但是当血小板凝固形成血栓的时候就会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一些血液稀释剂,如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除了防止初期血栓形成之外,还可以防止伤口失血过...
来源:来宝网 2017-05-27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脑脊液检查对预后影响重大
为了在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患者中确定脑脊液(CSF)样品中的原始细胞、白细胞及红细胞的预后意义,研究人员进行了本研究,其中脑脊液和风险分类模式来自儿童肿瘤学组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
来源:MedSci 2017-05-27 -
BCR-ABL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慢性髓系白血病
BCR-ABL1融合基因是慢性髓系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的必要条件。在高达95%的病例中,t(9;22)(q34;q11)染色体易位会导致BCR-ABL1融合基因(Faderl et al. 19...
来源:医脉通 2017-05-26 -
剥茧抽丝寻蛛丝马迹,我国淋巴瘤病理诊断迎来“精准”治疗春天
2017年5月19-21日,在南京举办的我国淋巴瘤领域极具权威、参与人数为业内前列的2017年金陵淋巴肿瘤论坛上,由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牵头、在《中华病理杂志》大力支持下、BD公司的...
来源:医脉通 2017-05-26 -
细胞遗传学异常或不影响儿童CML患者的预后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Ph染色体t(9:22)(q34;q11)是其特征性的细胞遗传学标志,BCR- ABL是其分子发病基础。最近有研究表明,诊断时和...
来源:医脉通 2017-05-26 -
免疫抑制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选择
免疫抑制治疗(IST)和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尤其是重型再障(SAA) 的主要手段,但到具体再障患者具体选择,却仍有困难。本文拟就再障的IST选...
来源: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