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食物中潜在的致命毒素你知多少?
如果我们处理食物不当,上文提到的米酵菌酸、黄霉毒素、布鲁斯杆菌、李斯特菌极容易存在我们吃的日常食物中,如隔夜木耳、长霉的花生或核桃、现挤的羊奶和放在冰箱里开封很多天的牛奶。对于这些致命毒物,我...
来源:MedSci 2022-09-04 -
男女有别,古人诚不欺我
在临床诊疗以及新药研发过程中,都要考虑到男女性的生理差异。期待未来精准医疗能在不同疾病的性别特异性治疗上迈进一大步。
来源:MedSci 2022-09-04 -
万万没想到,生活需要多点绿!
上述研究和肠道菌群假说强调了绿化和生态环境对健康的重要影响。这也或许解释了,在城市化不断蓬勃发展的当下,亲近自然和乡村的田园派博主李子柒等人能爆红的原因。城市规划者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优先考虑投...
来源:MedSci 2022-09-04 -
国际碳水化合物质量联盟(ICQC)的膳食纤维共识
膳食纤维是描述不被吸收的植物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相关非碳水化合物成分的通用术语。
来源:Nutrients . 2020 Aug 24;12(9):E2553. doi: 10.3390/nu12092553. 2022-09-04 -
Lancet:2017-2100年全球生育率和人口预测,预计中国人口或将...
Lancet刊登了一项预测性分析的结果,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7的数据,使用队列要素预测法,预测了195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到2100年的人口数量。
来源:医咖会 2022-09-04 -
腕带虽小 不容忽视 — 腕带过敏怎么办?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各科室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做好患者身份识别,明确要求为患者认真佩戴腕带,以方便医护人员核对病人的详细资料,完成各项护理操作。
来源: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2022-09-04 -
淋巴结肿大的病因,你能说出几种?
正常淋巴结直径多在0.2~0.5cm,淋巴结肿大时可伴有疼痛或触痛。病因包括恶性肿瘤、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药物和医源性原因。有时依靠病史和体格检查就能确定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来源:医学之声 2022-09-04 -
维生素D,有很多话想要说!
维生素D的问题要说起来还真是打开话匣子,一言难尽呀!一个检验项目两度登上报纸头条就是维生素D!
来源:检验医学网 2022-09-04 -
注射1.8 g林可霉素后,患者死了……
换季容易感冒,门诊接到的患者日益增多,大多数表现为普通的感冒发热症状。但就是这看似简单的常见病,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大问题。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2022-09-04 -
含糖饮料应加“危害健康”警示!哈佛研究
根据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和北卡罗莱纳大学吉林斯全球公共卫生学院的最新研究,含糖饮料上贴上警告标签,导致此类饮料销量下降,并增强了消费者对含糖饮料导致疾病的认识。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22-09-04 -
JAMA:日行10000步,较不运动者死亡率下降八成
虽然,本研究存在诸多偏倚,但是,运动仍然是健康中的第一要素。最佳的健康应该是坚持适应运动,保持情绪健康,合理平衡膳食,再加上适当的营养保健品,最后就是定期体检,早期就诊和就医。
来源:MedSci 2022-09-04 -
慢性疼痛与免疫系统密不可分
疼痛有三种主要类型:一是伤害性疼痛;二是神经性疼痛;三是功能性疼痛。
来源:转化医学网 2022-09-04 -
Clin Nutr:六成多的癌症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快来看看该如何补充...
维生素D缺乏在白种人癌症患者中非常普遍(66.8%),即使在有补充维生素D的患者中也是如此(31.6%)。维生素D缺乏症的易感因素有年长、男性、头颈癌或鳞状细胞癌以及体重减轻。癌症患者补充维生...
来源:MedSci 2022-09-02 -
Marine Drugs:红海藻抗癌机制被发现?
数千年来,红海藻一直在亚洲饮食中盛行。尽管多项研究表明,经常食用海藻的亚洲人患结肠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风险较低,但尚不清楚哪种成分具有抗癌作用。
来源:MedSci 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