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筛查方案
1972年,首个大肠癌筛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开展。我国最早于1977~1980年在浙江省海宁开展26万多人群的直肠癌筛查,随访20余年后证实筛查降低了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2007~2009年...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11-28 -
结直肠癌筛查:不求最好, 但求最适
大量研究表明,筛查通过对癌症的早期检出和内镜下腺瘤切除显著降低了结直肠癌(CRC)的死亡率,筛查手段亦多种多样,包括粪便潜血试验(FOBT)、钡灌肠检查、结肠镜检查、CT结肠显像(CTC)等。...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11-28 -
女性肺癌诊断特色一览
女性肺癌常见的首发症状主要为咳嗽、咯血、发热、胸痛、胸闷气短等,部分以肺外症状起病,如背部疼痛、骨痛、骨关节肿胀、肢体疼痛、肌无力、...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11-28 -
圈套器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消化道早期肿瘤有很高的一次性整片切除率,但是ESD技术难度大、并发症风险高,限制了它在结直肠瘤变内镜治疗...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11-24 -
最小干预与最佳预后的博弈
一项来自荷兰的研究发现,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CR)的直肠癌患者,经严密观察(wait-and-see)策略随诊,或可达到同...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11-21 -
单人操作胆道镜系统:探索与希望
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检查措施相比,胆道镜的主要优势是可直接观察胆道,并在直视下对可疑恶性病变进行活检。对胆道结石的患者...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10-31 -
超声诊断黑色素瘤的淋巴结转移
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约2/3患者通过淋巴系统转移,故检测局部淋巴结转移对恶黑的准确分期、治疗方式选择及...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10-25 -
特殊人群CT辐射剂量降低策略
使用CT诊断的益处远多于风险,但是CT辐射的潜在风险仍是人们近年来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特殊患者(儿童、孕妇和心脏病患者)接受CT检查时...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10-25 -
高胆固醇摄入加重肝纤维化
日本学者的一项动物及体外研究显示,肝纤维化小鼠摄入高胆固醇饲料,其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这可能与肝星状细胞(HSC)内游离胆固醇积聚,可...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10-21 -
TIPS治疗巴德—基亚里综合征担重任
巴德—基亚里综合征(BCS)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相似,但两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预后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因此,经颈静脉肝内门体...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10-21 -
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新理念与新起点
内镜技术的应用使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地位遭遇极大挑战,TIPS出路何在?今年7月7日的《消化·肝病...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10-21 -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选择
目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通常为:检测到心肌坏死的生化标志物(最好是肌钙蛋白)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的第99百分位,并有动态变化,同时...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10-09 -
第二代结肠胶囊内镜“挑战”传统结肠镜
结肠胶囊内镜(CCE)是一种无需镇静、镇痛和肠道注气即可完成结肠黏膜观察的新型非侵入性内镜技术。为了提高结肠息肉的检出敏感性,有学者...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10-09 -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 VS分类系统助力早期胃癌诊...
日本学者八尾建史提出了窄带成像(NBI)联合放大内镜(ME)下的胃黏膜VS分类系统,因其识别早期胃癌的准确性很高,逐渐被内镜学家所接...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