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两国科学家携手共同开发新一代艾滋病疫苗
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依生生物”)今天宣布,该公司与美国Scripps 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TSRI”)达成了合作协议,联合开发新...
来源:美通社 2016-11-08 -
广东去年男男传艾病例占比增至31.1% 专家警示切不可尝试
“耽美”“卖腐”“基友”“百合”“BL”……在这些像“暗语”般难懂的词背后,大部分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同性爱”尤其是“男男性”的背后,一直潜伏着艾滋病毒传播的巨大风险?省疾控中心艾滋病预防所公...
来源:广州日报 2016-11-08 -
艾滋病“零号病人”被证实无罪
1982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社会学家William Darrow与同事从佐治亚州来到加利福尼亚州,旨在调查卡波西肉瘤(一种皮肤癌)在男同性恋者中的激增情况。Darrow当时怀疑...
来源:生物帮 2016-11-08 -
青岛能源所开发基于拉曼组的细菌耐药性快检技术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耐药性的广泛传播。对抗耐药性不仅需要研发新型抗生素,还需要发展耐药性快检技术和监测体系,以提高现有抗生素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推迟与遏制耐药性的传播。因此,2016年8月...
来源: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2016-11-08 -
利用细菌制造光源或成可能
利用细菌制造光源或许很快将成为可能。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一组学生正尝试将电子工程学和合成生物学结合起来,以创造“电子—生物”电路。
来源:科学网 2016-11-08 -
巴西将释放上亿只转基因蚊子 对抗传染病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
每周六上午,Maria do Carmo Tunussi会挨家挨户地让邻居搜查房屋和院落,以寻找任何可能存水并为蚊子滋生提供场所的东西,比如花盆、水桶和堵住的水槽。17年来,Tunussi已成...
来源:科学网 2016-11-08 -
解救对多种药物耐药的HIV患者的新型生物药物!
根据发表在IDWeek 2016上的三期研究结果,第一个针对艾滋病的新的生物药物已经在多药耐药患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前景。
来源:来宝网 2016-11-08 -
中国每万人有6人染艾滋 仍有3成感染者未被发现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在28日举行的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上表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发现现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共计57.7万人,经测算估计全国人群总感染率0.06%,即每1万人中有6人...
来源:封面新闻 2016-11-08 -
研究显示,艾滋病毒药物的心脏风险导致FDA警告
一项最近发表的研究表明,通常用于治疗HIV的抗病毒药物可能在代谢药物的人中遗传突变引起心脏异常,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
来源:来宝网 2016-11-08 -
护士身上竟携带致病菌?
重症监护病房 (ICU) 护士经常携带疾病的细菌,包括耐抗生素细菌,一项新的研究报告。
来源:来宝网 2016-11-08 -
世卫称全球每年“胖死”280万人 中国约3成人超重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肥胖与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昨天在广州成立。与会专家针对日益突出的肥胖、肥胖合并内分泌疾病的现象,提出医师、健康管理师、营养师结合的“三师共管”的非药物治疗方案。据悉,一个...
来源:广州日报 2016-11-07 -
美国多家医院现“超级真菌”4人死亡
据外媒报道,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CDC)日前公布调查报告,表示首次在美国发现一种具抗药性的致命超级真菌“耳道假丝酵母菌”,并有蔓延趋势。2013年5月至今年8月间在美国的医...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6-11-07 -
整合医疗资源,预防HIV
艾滋病毒成功的治疗方案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对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识别、登记等。但是公共卫生官员已经了解到,这些过程有很多障碍。
来源: Medicalxpress 2016-11-07 -
一种来自鸡的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来自印度家禽市场被隔离的一种常见家禽病原体大多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这项研究提供了印度第一份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病率和隔离的相关数据。 这项研究11月4日发表在美国微生物学会杂志《应用与环境微...
来源: Medicalxpress 2016-11-07 -
美国首次出现13例致命的真菌感染病例
这是美国首次报道的13例有一定耐药性并且可能致死的真菌感染(念珠菌)病例。
来源: YAHOO NEWS 2016-11-07 -
埃博拉出血热肆虐西非可能源于病毒变异
两个独立的研究小组日前在美国《细胞》杂志上报告说,在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初期,埃博拉病毒发生基因变异,从而能轻易感染人类,这可能是埃博拉出血热在过去几年中大规模传播的原因。
来源:新华社 2016-11-07 -
2015年美国性传播疾病数量又创历史新高
据美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2015年,美国性传播疾病数量达到了自194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而这已经是连续两年创下新纪录了。
来源:新浪网 2016-11-07 -
MRSA血液感染--达托霉素比万古霉素更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万古霉素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液感染(BSIs),尽管治疗失败率高,仍是主流治疗方法。2016年9月,发表在《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的一项...
来源:环球医学 2016-11-07 -
儿童肥胖,感染与抗生素谁更可怕?
根据11月1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188bet在线平台网址 内分泌》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婴儿期未经治疗的感染(非抗生素)可能会增加儿童期肥胖风险。
来源:医脉通 2016-11-07 -
慢性HBV/HCV感染人群伴随的免疫相关表现
在HBV、HCV慢性感染过程中,常伴随着机体的免疫状态紊乱。这种免疫状态紊乱在HCV 慢性感染中尤为常见。HBV、HCV相关的免疫病理学表现包括自身抗体的产生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的出现。本文就HB...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