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urology:fMRI功能连接性,可预测脑卒中后的长期认知结果
大约50%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持久的、多领域的认知障碍,有时会导致痴呆。尽管这些损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但认知障碍的长期预测因素还不太清楚。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1-18 -
研究人员测量HIV感染者的脑容量差异
全世界有将近3,8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一旦获得治疗,艾滋病已成为终生的慢性病。了解感染如何改变大脑,尤其是在衰老的情况下,对于改善治疗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要。
来源:生物帮 2021-01-17 -
JNNP:Erenumab对发作性偏头痛患者功能结果的影响
Erenumab是一种全人类单克隆抗体,可抑制典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临床研究已证明Erenumab对发作性偏头痛(EM)和慢性偏头痛(C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包括先前预防性...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1-17 -
童年时期胰岛素水平和BMI升高趋势是否与成年抑郁症和精神病相关?
心脏代谢紊乱通常与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同时发生,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费用增加和预期寿命缩短传统上,这种共病归因于慢性生活方式因素(如缺乏运动或吸烟)或精神药物的不良影响药物治疗。然而,...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1-16 -
Stroke:血小板减少症与脑出血患者临床结局的关系
血小板对脑出血(ICH)患者血肿扩大(HE)的影响尚未明确,尤其是血小板计数减少对HE和患者临床结局的作用。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这项研究...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1-16 -
JNNP:脑脊液β-突触核蛋白可以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指标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AD),脑脊液(CSF)中tau蛋白和淀粉样β肽(Aβ42)的检验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当前的诊断标准和临床应用,但是无论是tau作为神经退行性变的一般标志物,还是aβ42作...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1-16 -
Stroke:卒中后谵妄的病程与认知
卒中后谵妄(PSD)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尽管其个体和社会经济负担、发生频率、临床病程和常规检测尚未明确。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这项研究旨在评估...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1-16 -
中年人,每天仅运动10分钟,可以在老年时有更健康的大脑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不得不面对“脑子越来越不好使”的现实。通过继续保持学习和工作的状态,可以维持头脑(思维)的敏锐性。但如果每天能再有个10分钟运动,可能会对你的大脑有加倍的保护作用。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2021-01-15 -
鉴定出在移情期间小鼠前扣带回皮层中激活的神经回路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Monique Smith、Naoyuki Asada和Robert Malenka发现,当看到其他小鼠的疼痛、恐惧和疼痛缓解时,小鼠大脑内变得活跃的某些...
来源:生物谷 2021-01-14 -
Stroke:脑出血患儿出血扩大
明显的出血扩大(sHE)是脑出血(ICH)成人不良预后的预测因素,但对于儿童患者的报道仍然很少。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在一个大型的队列研究...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1-14 -
C9orf72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中的线粒体生物能缺陷导致轴突稳态失...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不可治愈的、快速进展的、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上下运动神经元(MNs)的缺失及其轴突长达1米。人类是唯一受散发性ALS影响的物种。大约10-20%...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1-13 -
Annals of Neurology:术后NfL水平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
谵妄是认知和注意力的急性下降,是老年人疾病、急性创伤和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目前,对谵妄病理生理学的了解有限,但新出现的证据表明神经元损伤可能起作用。越来越...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1-13 -
Nat Neurosci:揭示免疫反应对衰老大脑的影响效应
随着人类年龄增长,机体器官的功能会逐渐衰退。尽管过去很多研究都分析了衰老对机体、大脑和认知力的影响,但加速或减缓这些效应的神经性机制和环境因素,目前研究人员知之甚少。众所周知,免疫...
来源:生物谷 2021-01-12 -
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食物的人群患帕金森疾病的风险或会降低三分之一!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eur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食物的人患帕金森疾病的风险或会降低近三分之一。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包括橙...
来源:生物谷 2021-01-12 -
天津大学研发“团簇酶”,有望为神经炎症患者带来福音
日前,天津大学医学部张晓东团队成功设计出一类全新的人工酶——“团簇酶”。“团簇酶”具有超强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对阿尔茨海默症、脑损伤等神经炎症治疗潜力巨大,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
来源:新华网 2021-01-12 -
Neurology:继发性进展性多发性硬化临床试验的可靠性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本病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主要临床特点为中...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1-11 -
视网膜厚度可预测帕金森患者的认知功能减退
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PD)常见且高度致残的特征。在诊断时,15% 到40% 的帕金森病患者可以检测到轻微认知障碍,而在发病后10年,多达70% 的患者会受到痴呆症的影响。某些患者...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1-11 -
NT1 Tau可作为阿尔兹海默病的特异、早期标志物
寻找灵敏的、可广泛应用的、以血液为基础的筛选检测方法去识别症状前期的AD的患者,非常有必要。 哈佛大学的David Mengel等人,最近开发了一种超灵敏免疫分析技术 N...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1-11 -
Falkieri治疗双相抑郁症:II期临床取得了阳性结果
双相障碍的命名源于该心境障碍兼有两种情感的极端状态或者是两极——抑郁状态和躁狂状态。约有 4% 的美国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双相障碍。男女患病率相同。发病时间通常在十几岁、20 几岁或 30 几岁...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1-10 -
房颤提前口服抗凝,有助于降低脑中风严重性,改善溶栓预后
口服抗凝,比如直接口服抗凝剂或维生素 K拮抗剂VKAs在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房颤中非常有效。然而,每年使用抗凝药物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2% ,在所有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有10%...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