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菌和真菌谱可以作为炎症性肠病患者对于英夫利昔单抗药物反应的标志物
在过去的20年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组成与改变在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
来源:MedSci梅斯 2020-12-17 -
补充BB-12可有效控制婴儿肠绞痛
婴儿肠绞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道微生物群似乎参与其中,支持益生菌的潜在治疗作用。近日,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估了使用益生菌动物双歧杆菌亚种乳酸菌BB-12®(BB-12)干预28天后,...
来源:MedSci梅斯 2020-12-16 -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与富含乳酸菌的FMT在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中...
近日,一项双盲随机比较的双臂试点多中心研究对比了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与FMT联合乳酸菌(FMT-L)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R-CDI)的疗效和肠道微生物群的差异。
来源:MedSci梅斯 2020-12-16 -
做胃转流手术好不好?能有效减肥吗?
做胃转流手术好不好,还是取决于医疗团队的经验和资质。
来源:戴晓江主任 2020-12-16 -
局部晚期的低位直肠癌, 保肛还是不保肛?
保肛,担心术后复发的风险。保与不保,关系到生存质量和生存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如何保肛又保命?
来源:美中嘉和 2020-12-15 -
冬季易导致肿瘤复发?肝癌患者必须了解的10件事!
冬天如何预防肿瘤恶化?
来源:觅健肝癌 2020-12-15 -
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治愈吗?无症状需要治疗吗?
浅表性胃炎与消化不良如何区分?
来源:胃肠科主任闫强 2020-12-15 -
与炎症性肠病发病相关的环境危险因素究竟有哪些?
以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为主要表现的炎症性肠病[IBD]具有极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基因易感性,微生物组成和环境因素都有一定作用。
来源:MedSci梅斯 2020-12-13 -
氨基酸治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
在NAFLD患者中一直有循环甘氨酸降低的报道,但关于甘氨酸降低的原因、其作为致病因素的作用,及其治疗潜力仍不清楚.
来源:MedSci梅斯 2020-12-13 -
3期| 术前短疗程放疗+化疗可改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预后
全身复发仍然是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主要问题。RAPIDO试验旨在评估短疗程放疗继以化疗和延迟手术对晚期直肠癌远处转移风险的控制效果。
来源:MedSci梅斯 2020-12-13 -
肝癌放疗患者最关心的2个问题,2020版专家共识给出了答案
《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在2016年版基础上进行了更新。
来源:肿瘤说 2020-12-12 -
肠癌早筛新技术
筛查方法一览。
来源:杏林帮官媒 2020-12-12 -
幽门螺旋杆菌如何避免在家人之间传播,这4点你能做到吗?
只要生活上多加注意,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几率会大大降低,因此,大可不必太过担心。
来源:胃肠科主任闫强 2020-12-12 -
17岁男孩肠癌晚期,存活时间只剩半年!医生:都是这些坏习惯惹的祸!
别总觉得自己年轻肆意妄为,癌症来了才知道后悔!
来源:天坛晓川大夫 2020-12-11 -
大夫,我的胃“烂了“,还能活多久?
报告上说的糜烂性胃炎到底是怎么回事?很严重吗?是真的烂了么?
来源:胃肠科主任闫强 2020-12-11 -
直肠癌早期治愈率高达90%!发现身体的这5个变化,尽快做肠镜
目前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到中晚期时还会结合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等。
来源:罗医生健康说 2020-12-11 -
大蒜素可杀死幽门螺旋杆菌?最多只能降低感染概率
近来网上有传言称,因为大蒜中含有一种名为大蒜素的物质,它具有较强的杀菌消炎作用,能“秒杀”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还可以清除肠胃中的有毒物质,特别是能杀死幽门螺旋杆菌。那么,...
来源:科技日报 2020-12-10 -
额外补充姜黄素可改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疾病活动性
姜黄素具有抗炎作用,近日,一项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评价了姜黄素对溃疡性结肠炎(UC)疾病活动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于Phytother Res。
来源:MedSci梅斯 2020-12-10 -
新研究有助于治疗肝癌
近日,密苏里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治疗组合,可显著降低肿瘤的生长并延长患有肝癌的小鼠的寿命。这一发现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治疗方法。
来源:生物谷 2020-12-10 -
我不胖,为什么还有脂肪肝?
这个问题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还真不少。
来源:肝博士杨明博大夫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