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加工食品摄入过多,患 IBD 的风险增加 82%!
超加工食品对健康的影响,远超想象!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7-16 -
与抗TNF生物制剂相比,乌司奴单抗治疗克罗恩病和维多珠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
炎症性肠病 (IBD)包括克罗恩病 (CD) 和溃疡性结肠炎 (UC) ,都会造成肠道损伤,生物制剂可用于治疗 IBD 患者。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7-16 -
拦截免疫激活子或能促进结直肠癌的生长和扩散
组织平衡是通过平衡干细胞的维护、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清除损伤的细胞来实现的,消除不合适的细胞能帮助维持组织健康,然而,当平衡状态失衡时(比如在肿瘤发生期间),驱动竞争性生长的基本...
来源:生物谷 2021-07-16 -
肥胖与克罗恩病风险增加有关但与溃疡性结肠炎无关
从1980-2013年,超重成年人在发达国家已经增加了28%,发展中国家接近60%。在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肥胖。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7-15 -
焦虑和抑郁症状与小儿克罗恩病患者未来疾病活动无关
对患有克罗恩病 (CD) 的成年人的研究表明,在疾病活动恶化之前,C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大部分会出现恶化。但是这样的现象是不是也会在儿童CD患者中出现。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7-15 -
科学家开发出有望治疗肝纤维化等疾病的新型免疫毒素
间皮素(Mesothelin,MSLN)在受损伤肝脏和其它器官的组织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量会增加,MSLN是肝脏、肺脏和肾脏纤维化的常见介导子。长期酗酒和肝炎会损伤肝脏健康并导致...
来源:生物谷 2021-07-15 -
大肠癌怎么筛查?这篇科普说得很详细
结直肠癌也称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已经跃居肿瘤的第3~5位,且新发病例以每年4.2%的速度递增。
来源:胃肠病科普 2021-07-14 -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如何用药?
常言道,病从口入。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来源:百康医疗 2021-07-14 -
冲上热搜!幽门螺杆菌能致癌?怎么防?
到底什么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又会出现哪些症状?感染了就一定会得胃癌吗?
来源:和谐医疗 2021-07-14 -
做胃镜发现胃粘膜下鼓起“小球”?警惕胃间质瘤!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林?教授提醒,大部分胃间质瘤患者是在内镜筛查的时候意外发现此病,45岁以上人群应安排一次胃肠镜筛查。
来源:39健康网 2021-07-14 -
癌症患者要当心,免疫疗法效果不佳可能是幽门螺杆菌在作怪!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胃部微生物会影响个体对癌症免疫疗法的反应,并且幽门螺杆菌血清学将成为个性化癌症免疫疗法治疗的有力的预测工具。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7-14 -
和厚朴酚靶向Anoctamin 1/TMEM16A钙激活Cl-通道抑制大...
Anoctamin 1 (Ano1,又名TMEM16A) Ca2+激活Cl-通道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已知和厚朴酚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的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然而,和厚朴酚的分子靶...
来源:生物谷 2021-07-14 -
我查出来幽门螺杆菌阳性,但没有症状,会不会得胃癌?要不要治?
在我国,几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感染了Hp。
来源:胃肠病科普 2021-07-12 -
胃镜精查——发现早癌的利器
我国胃、食管癌的现状
来源:胃肠病科普 2021-07-12 -
幽门螺杆菌,请接招!
幽门螺杆菌
来源:胃肠病科普 2021-07-12 -
又有1个腹痛的病人,诊断急性胃肠炎,差点死在医院门口!有这个症状要警惕!
49岁男子,工地工人。 因为腹痛、腹泻3小时来医院急诊。本来不想来医院的,但实在是拉稀拉得厉害,都是稀水样便,同时有轻微的恶心,没有呕吐。
来源:听李医生说 2021-07-12 -
哪些人最容易得胃癌?怎么筛查和预防?
胃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60-74岁年龄段发病和死亡最高,近年来胃癌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这跟我们的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及压力都脱不开干...
来源:胃肠病科普 2021-07-12 -
还敢滥用抗生素吗?幽门螺杆菌都开始耐药啦!
尽管全球范围内对幽门螺杆菌的抗微生物耐药性有所增加,但根据性别、年龄、种族、生活方式习惯、社会经济地位、地理分布,尤其是国家抗生素消耗率的不同,耐药模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幽门螺...
来源:MedSci梅斯 2021-07-12 -
息肉、萎缩、肠化——这些「癌前病变」真有那么恐怖?其实有的不用治,更不用...
几天前一位46岁女士在我们内镜中心做了胃镜检查,医生怀疑胃窦局灶性萎缩,取了病理化验,昨天,她的病例报告出来了:胃窦局灶性萎缩,个别腺体肠化。
来源:胃肠病科普 2021-07-10 -
胆汁反流可能致癌!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胆汁反流入胃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一般同时伴有胰液反流入胃,这种现象正常人也存在,轻度的反流有助于减轻胃内酸度,但过多的反流就会损害胃黏膜。
来源:胃肠病科普 202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