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用降脂药物多长时间复查血脂?
进行非药物治疗(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者,在3~6 个月后应复查血脂水平。如血脂控制达到建议目标,则继续非药物治疗,但仍须每6 个月~1 年复查,长期达标者可每年复查1 次...
来源:郭艺芳心前沿 2016-11-12 -
妊娠期抗凝治疗:策略的演变
妊娠与高凝状态有关,需抗凝女性在整个妊娠及分娩后都需要谨慎关注。医生应该通过平衡孕妇及胎儿风险与获益来确定抗凝治疗选择、监测程度及治疗靶点。或许很多抗凝药物能够安全的用于妊娠人群,但其疗效也...
来源:医脉通 2016-11-10 -
涨知识:心血管的十个奇葩问题!
1、和头发一样细的是什么血管? 毛细血管的平均直径为8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十分之一。与红细胞的直径差不多。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16-11-10 -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影响高龄(≥80岁)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我国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亦日益增多[1]。
来源: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11-10 -
一文读懂这个心血管杀手:同型半胱氨酸
说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即使是没有多少医学知识的公众都能说出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高胆固醇等,却鲜少有人知晓另外一个高危因子——高同型半胱氨酸。实际上,它与前四者合称为心脑血管疾病的5大...
来源:检验视界网 2016-11-10 -
Nature:低氧环境诱发心肌再生!
正常、健康的心肌可以被富含氧的血液很好地供给。但是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心脏学家发现,如果将小鼠置于极端缺氧的环境中却能使小鼠的心肌再生。
来源:南方国际心脏病学会议 2016-11-10 -
【盘点】近期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本文将与你分享近期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研究重大成果。
来源:MedSci 2016-11-10 -
高龄老人应用他汀,应注意这6点!
现有研究显示,对于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血脂异常的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其获益程度至少与年轻患者等同。
来源:郭艺芳心前沿 2016-11-10 -
九招帮你每夜睡的好!
中国医师协会发布《2016中国睡眠指数》:四分之一中国人有熬夜习惯,垃圾睡眠是主因!
来源:新华社 2016-11-10 -
为什么有的吸烟者从未患上癌?此文告诉你!
吸烟会导致体内上千个DNA永久性突变:吸烟者从未患上癌,这完全归功于运气!
来源:生物谷 2016-11-10 -
骑自行车使心脏病风险降11%~18%
近日,刊登在《Circulation》和《J Am Heart Assoc》上的两项研究均提示,经常骑自行车的人患心血管疾病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风险较低。
来源: 中国循环杂志 2016-11-10 -
同时发生慢血流、冠脉分支闭塞、支架内血栓及造影剂过敏性休克的患者
患者男,61 岁,因“间断胸闷7 年”入院,入院诊断: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否认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常规术前碘过敏试验阴性,对比剂采用碘克沙醇。术前血压 10...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16-11-10 -
Hypertension:不同降压药对严重抑郁的影响或有差异
一项新研究显示,不同类型降压药可能对用药者精神造成不同的影响。该观察性研究共纳入了144000例患者,并在11月份发表于《Hypertension》
来源:医脉通心血管 2016-11-09 -
用华法林,你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由于华法林自身的作用特点及潜在的出血风险,若不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及时调整剂量,则会大大增加出血风险。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2016-11-09 -
简单的高血压,为何会变得如此复杂 ?
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的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治疗。要用长效药,而且要联合用药。
来源:医学之声 2016-11-09 -
气温下降,警惕冠心病发作!
在冬季,心内科住院人数明显高于同病房的夏季住院病人数量,为什么温度寒冷的季节,冠心病的发作率远高于其他季节?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2016-11-09 -
肺栓塞,是“心病”还是“肺病”?
传统认为肺栓塞大多是由于下肢静脉栓子脱落后形成。然而,笔者却从临床诊治中发现了一些新现象!
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2016-11-09 -
健康焦虑症与缺血性心脏病风险
缺血性心脏病(IHD)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受生活方式的影响。有队列研究表明,焦虑可独立于已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外增加IHD风险。健康焦虑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焦虑,目前尚不清楚其对IHD风险的影响。
来源:国际循环 2016-11-09 -
癌症诊断时的年龄或可影响心脏病死亡风险
心脏病是儿童癌症、乳腺癌及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非肿瘤原因死亡的主要原因。Circulation 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癌症患者诊断时的年龄可能有助于评估心脏病死亡风险。
来源:国际循环 2016-11-09 -
健康人的房性早搏,危害被低估了?
以前普遍认为,早搏虽然是心脏的异常电活动,但危害并不大,包括健康人出现房性早搏,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发现,房早或许能增加房颤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面对早搏,有必要摘掉“有色眼镜...
来源:朝阳心律频道 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