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规定人均医疗费不得超全国平均水平
如何进一步缓解看病贵?日前,广东出台了《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10月14日,省卫计委在权威解读《方案》时明确指出,2017年,广东...
来源:新华网 2016-10-15 -
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将启幕 探索健康社区“中国方案”
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9GCHP)将于11月在上海启幕,健康城市建设将成为健康促进的一项重要主题。为探讨中国健康城市与健康社区建设的经验与路径,10月15日,由国家卫计委宣传...
来源:新华网 2016-10-15 -
又一家医院停下半夜儿科急诊 主任:实在顶不住了
由于儿科医生被民营诊所挖角,人手严重不足,广州又一家公立医院从今日起停止下半夜的急诊儿科服务。
来源:医脉通 2016-10-15 -
医生最反感的四类患者,蓝瘦香菇……
良好的医患沟通,和谐的医患互动,不仅有助于医生对病情的准确诊断与治疗,更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然而,偏偏有些病人的看病行为着实让医生无奈,甚至让医生反感,下面让我们看看这几大典...
来源:医脉通 2016-10-15 -
梳理丨2014年-2016年促进互联网医院发展的6大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9月底,共有约30家互联网医院宣告成立,其中仅有6家是在2016年之前成立的,2016年堪称互联网医院的爆发元年。
来源:新浪医药 2016-10-14 -
卫计委发文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进一步明确医疗法律责任
10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网发布《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建立了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涉及医...
来源:新浪医药 2016-10-14 -
医保目录调整如何承载患者期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2016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这是自2009年后时隔7年,医保目录调整再次启动。有业内人士认...
来源:健康报 2016-10-14 -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才是处理医闹的正确方式 !
医院想要在与医闹过招的时候占据主动权,离不开强硬的领导、对医院力挺的上级、以及主导舆论战场的策略等
来源:梅斯医学 2016-10-14 -
看1999-2012年美国膳食补充剂的变化
美国成人中常会使用膳食补充剂,但鲜为人知的是关于补充剂近期使用的趋势。本研究旨在探究美国成人中膳食补充剂使用趋势。
来源:梅斯医学 2016-10-14 -
缓和医疗:抚慰生命之痛
10月1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桓兴病区,一场有关世界临终关怀及缓和医疗日的纪念活动举行。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不仅有北京朝阳区卫计委医政司负责人、医院管理者、一线临床医生、护...
来源:生物谷 2016-10-14 -
药商注意!两票制落地,医院喊你面谈啦
近日,安徽省食药监局才发文推行两票制,当大家还在观望医改大省的时候,湖北省却提前有医院开始落实响应两票制。
来源:生物谷 2016-10-14 -
亚硝胺成致癌“隐型杀手” 水质标准亟待出台
由于具有高致癌性、高检出率以及在我国可能被纳入水质检测标准,饮用水中的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空前关注。
来源:生物谷 2016-10-14 -
一级警报!这些药“混搭”真的会致命!
这些“1+1”真的有生命危险!必须牢记!
来源:医学界感染频道 2016-10-14 -
乳腺癌患者饮食,切勿走极端!
乳腺癌患者在确诊之后,经常会询问一个问题:这种食物我能不能吃?是不是可以抗癌?
来源:家庭用药杂志 2016-10-14 -
“结扎”癌细胞,肿瘤死翘翘:新药让生存期翻倍
最近几天,欧洲肿瘤学大会2016年的年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不断有好消息传来
来源:咚咚癌友圈 2016-10-14 -
给力!中国原创肺癌新药,首次人体试验结果出炉
“目前正在同时进行2个临床试验,这两个研究预计会在明年6月份结束。如果试验结果理想,该药有望在明年年底在我国上市。”张力教授说。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2016-10-14 -
医生被民营医院挖走 广东一公立医院停儿科下半夜急诊
由于儿科医生被民营诊所挖角,人手严重不足,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从今日起停止下半夜的急诊儿科服务。
来源:健康界 2016-10-14 -
六成急诊患者“不急” 宁波多家医院实行急诊分诊
据统计,六成左右患者不需要看急诊,其中换药开药的病人占了两成。为此,宁波多家医院推出急诊预检分诊制度。
来源:健康界 2016-10-14 -
护士与医生同薪酬,不应该么?
职业不同,但都有一定相关性,或明或暗,密切相关,到了不同时刻,都能显示出不同职业的关键性与重要性。
来源:健康界 2016-10-14 -
陕西两票制落地 重点强化医疗机构配送主导权
陕西两票制政策落地,2017年1月1日起实施,要点如下。
来源:新浪医药 201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