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累及股骨干的转子间或转子下骨折
重庆市中山医院骨科王少林、谭祖键、周明全等共同发表论文,旨在评价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累及股骨干的转子间或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指出,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方法具有微创、固定强度高、生...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2013-01-26 -
MRI倾斜轴位扫描在显示踝关节外侧韧带中的应用价值
MRI能清晰地显示踝关节外侧韧带结构。选择一定角度的倾斜轴位扫描可以最佳地显示踝关节外侧韧带,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来源:2012COA大会论文汇编 2013-01-26 -
拇外翻手术失败原因探讨
慎重选择手术方法,如拇外翻术式选择不当,操作不规范等原因,易导致手术失败,采用何种术式,应结合患者年龄、术前体征、负重位X线表现、HAV、IMA、DMAA及患者本人意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可...
来源:2012COA大会论文汇编 2013-01-26 -
胫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架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复杂Pilon骨折
胫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架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复杂Pilon骨折具备可维持满意复位,防止再移位;较好保护软组织血运,促进骨折愈合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来源:2012COA大会论文汇编 2013-01-26 -
第一跖趾关节成形术和融合术比较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疗效的Meta分析
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疗效优于第一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由于受纳入质量的限制和可能存在的发表性偏倚的影响,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来源:2012COA大会论文汇编 2013-01-26 -
小转子未累及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复位技巧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俞银贤、吴晓明、高堪达等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总结小转子未累及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复位技巧。研究指出,小转子未累及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困难,尤其对年龄...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2013-01-26 -
两种第二趾切取游离移植对供足跖骨表面应变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第二跖骨的完整对5根跖骨应力正常分布及足弓维持具有重要意义,保留跖骨头的第二趾切取对供足跖骨表面应变的影响较小,带部分跖骨的第二趾切取可导致供足跖骨表面应变的异常分配。
来源:2012COA大会论文汇编 2013-01-26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疗效确切,对软组织干扰小,可减少并发症和致残率。
来源:2012COA大会论文汇编 2013-01-26 -
距下关节不稳的损伤机制初步研究
通过距下关节不稳损伤机制的研究,运用物理查体及X线片、MRI等影像学检查,术前明确距下关节不稳的诊断,为制定术前计划及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来源:2012COA大会论文汇编 2013-01-26 -
第一跖骨近端开放性截骨联合软组织手术治疗重度拇外翻
第一跖骨近端开放性截骨钢板内固定联合软组织手术治疗重度外翻具有矫形满意,跖骨短缩少,减少术后跖底痛的发生率,愈合快,坚强内固定可使患者早期不负重离床活动等优点;是治疗不合并跖关节炎的重度...
来源:2012COA大会论文汇编 2013-01-26 -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的疗效分析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科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指出,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容易造成股骨转...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2013-01-26 -
SPECT/CT融合图像在复合型足踝部疼痛中的诊断作用
使用SPECT/CT融合图像能精确定位应力增加、代谢异常及炎性改变的部位,对于足踝部多关节不明原因及部位的疼痛有着良好的诊断价值。
来源:2012COA大会论文汇编 2013-01-26 -
拇外翻不同截骨方式对籽骨复位的作用研究
改良lapidus手术可以提供更好的矫形效果,更好的纠正籽骨的位置。
来源:2012COA大会论文汇编 2013-01-26 -
跟骨手术伤口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跟骨术后伤口并发症除了局部血供的因素外与术者的操作有重要的关系,通过手术的改进可以很好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来源:2012COA大会论文汇编 2013-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