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S较CEA 增加脑缺血风险
ICSS(国际颈动脉支架研究)亚组分析结果提示,与CEA相比,CAS显著增加脑缺血风险,且在支架置入术中使用脑保护装置(CPD)并无显著保护作用。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6-03 -
B族维生素与卒中二级预防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纳入8164例卒中或TIA患者, 平均随访3.5年。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B族维生素1片/日,包括叶酸2 mg、维生素B6 25 mg或B12 500 μg)主要终点事件(...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6-03 -
扩大溶栓时间窗
瑞典一项研究纳入SITS研究中发病4.5 h内接受静脉溶栓的30847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结果显示,自扩大时间窗安全有效的结果公布后,3 h内接受溶栓的患者数无影响,3~4.5 h内接受溶栓的...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6-03 -
ICAD血管重建治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09年《卒中》(Stroke)杂志发表了题为《关于血管成形术和支架辅助血管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报告标准》(下文简称新标准)的文章。来自美国的多名专家联名发布的此标准,无疑将给予我们...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5-11 -
新报告标准之患者人群描述篇
确认患者是否接受血管内治疗,须通过整个团队的临床评估。目前,介入治疗只在最佳内科治疗无效时才被考虑。最适宜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是因灌注不足而引起症状者,影像学表现为白质内交界区、脑主要动脉供血...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5-11 -
持续多巴胺能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D)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致残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研究表明,目前我国PD患者已达200万,且近年的患病人数不断增长,每年新增病例达10万。迄今为止,PD...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5-06 -
ICAD血管重建治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09年《卒中》(Stroke)杂志发表了题为《关于血管成形术和支架辅助血管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报告标准》(下文简称新标准)的文章。来自美国的多名专家联名发布的此标准,无疑将给予我们...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26 -
再议收缩压波动、卒中危险与降压治疗
英国一项研究纳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包括英国TIA试验和其他3个验证队列)和正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盎格鲁-斯堪的纳维亚(注:北欧的欧裔白人)心脏转归试验降血压分支(ASCOT-B...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帕金森病与快动眼相睡眠行为障碍
除震颤、运动减少和肌强直等典型症状外,帕金森病(PD)常伴睡眠障碍,如失眠、日间嗜睡、睡眠发作和异态睡眠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PD患者异态睡眠以快动眼相睡眠行为障碍(RBD)最为常见。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奥卡西平引发皮疹分析(下)
奥卡西平作为新型抗癫痫药,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但由于医师和护士对新药知识了解得不够,临床使用的经验不足,导致了不良事件的频繁出现,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给患者带来了身心的痛苦和经济上的压力。合理使...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奥卡西平引发皮疹分析(上)
奥卡西平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嗜睡、恶心、呕吐、低钠血症等,引起皮疹的报道并不多见。笔者所在医院2006-2008年间的8份由奥卡西平引起的不良反应报表中,有7例是关于药物引发皮疹的报告...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周围神经修复的基本原则
不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周围神经修复的基本原则不能违背。因此重申与遵循这些基本原则是开展新技术的重要条件。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ANN2009 :循证时代神经疾病诊治之回归床旁
以卒中病例为例,Caplan教授阐明了循证型和传统型诊疗方式的差异。在诊疗过程中,循证型方法需通过电脑搜索寻找相同症状患者以确定诊断,再根据RCT结果决定相应治疗方案。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 -
评点2007年卒中研究得与失(二)
2008年2月,Stroke杂志依惯例公布了卒中研究领域上年度最重要的研究进展,本部分摘要刊登了卒中在介入神经放射学、预防和公共医疗服务和重症/急诊医学方面主要的研究项目和结果。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