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6岁,因“尿失禁1年,发作性头晕、头痛2周”入院。
根据国际尿控协会(ISC)定义,尿失禁是一种不自主经尿道漏出尿液的现象。我国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尿失禁发病率为18%~53%,老年女性发病率高达70%。
美国泌尿学会统计数据显示,半数以上女性受尿失禁困扰。老年人尿失禁是导致功能丧失和不能独立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发症包括:① 反复泌尿道感染,严重者可影响肾功能;② 阴部湿疹、溃疡,蜂窝组织炎;③ 跌倒与骨折;④ 睡眠障碍;⑤ 丧失社交能力、抑郁。长期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被称为“不致命的社交癌”,并增加照料者负担。
社区居住老年人患尿失禁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肥胖、多次妊娠、卒中、心衰、大便失禁和便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咳嗽、 、抑郁、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而在住院老年患者中,尿失禁与其活动能力下降、抑郁、卒中、 和帕金森病关系较大,至少1/3患者具有多种危险因素。
典型病例
病史简介
患者女性,66岁,因“尿失禁1年,发作性头晕、头痛2周”入院。
1年来患者尿频、尿急,咳嗽打喷嚏时尿液不自主溢出,夜尿4~5次/晚。2周来头晕头痛发作时伴血压升高。常感口干、喜大量饮水,大便干,1次/2~3日,患者丈夫病重长期住院,患者长期情绪紧张,睡眠差,儿女工作繁忙,无暇顾家。
既往重要病史包括高血压20年,规律服用美托洛尔、氨氯地平、缬沙坦控制血压;2型 2年;陈旧性脑梗塞3年;冠心病1年。经阴道自然分娩2次,1987年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
入院后检查
两次清洁中段尿培养为大肠埃希菌,菌落计数>105 菌落形成单位/毫升(CFU/ml)。
泌尿系B超无异常。
思考问题
尿失禁如何分型和处理?
尿失禁临床分型
急性、可逆性及暂时性尿失禁 此类尿失禁在老年人中约占1/3,主要病因包括谵妄,感染,活动能力受限(关节炎、骨折、心衰、视力障碍、卒中等),便秘,摄入液体过多,代谢性疾病( 、高钙血症)、心衰或低蛋白血症引起的周围性水肿,饮酒和部分药物(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一些抗肿瘤药等),心理因素、抑郁症及环境因素等。
急迫性尿失禁 此类尿失禁为老年患者的最常见类型,约占50%。其主要特征为强烈的、不能控制的尿急、尿频,夜尿增多;多因逼尿肌不自主收缩或逼尿肌过度活动引起,与年龄、继发于神经系统疾病(如卒中、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局部膀胱刺激(感染、膀胱结石、炎症、肿瘤)及特发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等因素相关。
压力性尿失禁 此类尿失禁在女性患者中多见,尤其是肥胖者和经产妇。其主要特征为咳嗽、打喷嚏、大笑或提举重物时因腹内压升高所致的不自主排尿。病因为盆底肌肉系统松弛,盆底肌、固有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尿道阻力不足以防止尿液漏出。
充溢性尿失禁 此类尿失禁在男性患者中多见,因逼尿肌收缩功能减退和(或)膀胱出口梗阻引起。其主要病因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或尿道狭窄导致出口梗阻。女性主要见于尿道弹性下降、黏膜萎缩导致的尿道中远端狭窄,以及膀胱出口梗阻(膀胱颈硬化、膀胱颈挛缩、膀胱肿瘤及阴道前壁膨出导致的后尿道扭曲)患者。
混合性尿失禁 由于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存在多项尿失禁危险因素,故可有混合性尿失禁表现,其治疗通常比单纯性尿失禁更复杂和棘手。
尿失禁诊断
询问病史 半数以上患者羞于告人,不愿主动提供病史,多数老年人认为尿失禁是衰老的正常表现,无须治疗。询问病史时应特别注意症状的细微之处,寻找明确尿失禁类型的重要线索、危险因素和加重因素。询问病史包括:① 尿失禁发生时间、特征;② 患者控制和失禁的排尿次数和排尿量;③ 摄入液体量、时间,有无咖啡或酒精摄入;④ 与尿失禁相关的病史和器官功能减退,如 、卒中、良性前列腺增生等;⑤ 既往史,如腹部或骨盆手术史、生育史;⑥ 用药史,如利尿剂、抗胆碱能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⑦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如日常生活能力、社交能力、情绪和人际关系等。
体格检查 除一般体检外,医生还应注意腹部、泌尿生殖系、肛门直肠指诊、神经功能及妇女骨盆检查,还应评估患者认知能力、活动能力及容量状况(有无下垂部位水肿)。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伴有血尿和盆腔疼痛的患者须接受尿液细胞学和膀胱镜检查,必要时接受血糖、血钙和维生素B12水平检测,残余尿(PVR)测定。男性PVR≥200 ml时应接受肾积水筛查。压力试验对诊断压力性尿失禁特异性较好,但对不能配合检查、拘谨或膀胱充盈不佳的患者不敏感。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诊断不明确或经验性治疗失败时可被采用。
排尿日记 记录患者排尿频率、自主排尿和(或)尿失禁次数、发生尿失禁时间和环境、每次排尿量、白天和夜尿量,以及尿失禁具体表现,连续记录3天。排尿日记既可反映尿失禁程度,也可监测治疗反应。
尿失禁治疗
尿失禁治疗原则为治疗原发病,改善症状,防止感染,保护肾功能。
急性、暂时性尿失禁 治疗方法包括:① 去除诱因,该法可明显改善症状,如避免摄入过多液体、含咖啡因饮料及酒精;② 夜尿多者应减少晚间液体摄入;③ 改善便秘;④ 停用相关药物;⑤ 控制心衰、感染,调整血糖。
急迫性尿失禁 治疗方法包括:① 改变生活方式:减重、戒烟。② 行为疗法遵循两个原则,一是 经常主动排尿保持膀胱处于低容量状态,二是 盆底肌训练,抑制逼尿肌收缩,防止漏尿。认知功能正常患者行为治疗包括膀胱和盆底肌功能训练,常须数周见效。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行为治疗包括生活习惯训练和按计划排尿,通常每2~3小时排尿1次。③ 药物治疗,在行为疗法效果欠佳时,可加用膀胱抑制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但须警惕药物副作用,镇静药、抗焦虑抑郁药物、钙拮抗剂对老年患者亦有一定疗效。④ 外科手术如骶神经和周围神经电刺激、A型肉毒素膀胱多点注射、逼尿肌横断术及自体膀胱扩大术等,但有效性和安全性须进一步观察。
压力性尿失禁 治疗方法包括:① 盆底肌训练,增强支撑尿道的肌肉力量;② 女性患者伴膀胱或子宫脱垂时使用子宫托可能有效;③ 药物治疗(如选择性α1受体激动剂、甲氧明、丙米嗪、β2受体激动剂)可增加尿道闭合压、提高尿道关闭功能;④ 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充溢性尿失禁 根据良性前列腺增生程度选择治疗方案,包括:① 观察等待;② 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可缩小前列腺体积、松弛膀胱颈和前列腺肌肉,解除下尿路症状;③ 手术治疗。
尿失禁不是衰老的正常表现,也非不可逆,而是由衰老相关的泌尿生殖系统的病理变化和影响排尿和(或)如厕能力的多因素相关的综合征,应仔细寻找可能的病因和诱因,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与其他慢性疾病一样,患者须坚持长期治疗。
患者诊断与处理建议
该患者为混合性尿失禁:急性及可逆性(下泌尿系感染)、急迫性(尿急频、老年)、压力性(咳嗽溢尿、经产妇、盆腔手术史)尿失禁。其他诊断包括抑郁状态和 。口服喹诺酮类药物、西酞普兰20 mg/d,阿普唑仑0.4 g/d;同时行为干预,加强运动、膀胱训练、盆底肌训炼;防止便秘;避免晚间液体摄入过多,控制血糖,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2周后患者睡眠和情绪改善,夜尿减至1~2次,尿失禁较前明显改善。随之,患者血压平稳,无头晕、头痛发作,因而降压药物未作调整。出院。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