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录,我要注册

肾内科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研究进展

作者: 来源: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3-02-22
导读

《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了一项中山大学关于中国人IgA肾病易感基因研究结果。研究者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发现了2个新的IgA肾病致病易感基因遗传位点,分别位于17p13和8p23。该区域分别编码两个可能的易感基因,即肿瘤坏死因子(TNFSF13)和α-防御素,可通过黏膜异常免疫反应而参与IgA肾病发病。此外,该研究还证实了在其他种族发现的易感基因位点以及22q12与IgA肾病发病有关。

关键字: 肾小球 | 肾炎 | 遗传

微小病变肾病

  克莱门特(Clement)等在《自然·医学》杂志上首次报告足细胞分泌的低唾液酸化的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可能在MCD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石本·T(Ishimoto T)等在《肾脏病研讨会》(Semin Nephrol)杂志上提出,足细胞CD80(B7-1)表达增加可能与MCD的发病有关。

C3肾小球

  近年来,有专家明确提出C3肾小球病可作为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致密物沉积病、C3肾小球肾炎、家族性Ⅲ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CFHR5肾病等。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2011年,《自然·医学》(Nat Med)杂志上一项研究首次报告,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可能在FSG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肾移植后的患者。

  2012年,同一组研究者在《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上发表的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在两组原发性FSGS患者中, 84.3%成人患者和55.3%儿童患者的血清suPAR升高,但该研究结果尚待在不同国家和人种中进行验证。

 IgA肾病

  分子遗传发病机制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肾小球疾病,至今其分子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自然·遗传学》(Nat Genet)杂志发表了一项中山大学关于中国人IgA肾病易感基因研究结果。研究者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发现了2个新的IgA肾病致病易感基因遗传位点,分别位于17p13和8p23。该区域分别编码两个可能的易感基因,即肿瘤坏死因子(TNFSF13)和α-防御素(DEFA),可通过黏膜异常免疫反应而参与IgA肾病发病。此外,该研究还证实了在其他种族发现的易感基因位点以及22q12与IgA肾病发病有关,而这些区域分别与抗原递呈和黏膜免疫有关。

  综合现已完成的3个GWAS研究所定位的遗传位点,加拉维·A(Gharavi A)等提出有关IgA肾病发病的分子遗传机制理论。

  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全新无创手段 目前,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转归存在很大的差异,部分患者可终生保持肾功能稳定,部分可短时间进展至肾衰竭,而大部分则缓慢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现有的临床预后评价系统只能解释部分临床变异。

  现有研究显示,Gd-IgA1和相应的抗糖抗体是该病发病的关键环节之一。《国际肾脏》[Kidney Int 2012,82(7):790]杂志发表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血清Gd-IgA1水平与IgA肾病预后显著相关。每增加1个标准差,患者发生肾衰竭的风险增加44%。

  《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J Am Soc Nephrol 2012,23(9):1579]发表的法国一项队列研究结果显示,血清IgG型抗糖抗体水平与患者发生终末期肾衰竭或死亡密切相关。

  上述研究均说明,血清Gd-IgA1水平与抗糖抗体有可能成为判断此病预后的全新无创工具。

  上述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未评估这些自身抗原及抗体对于指导治疗的临床意义,并缺乏统一的标准化测定方法。因此,在这些问题解决前,该结论无法推广至临床应用中。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站内统计//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