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CKD)是一种常见且进行性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肾纤维化是CKD发病机制中的常见特征,主要与各种炎症因子引起的细胞外基质过度积累和沉积有关。
慢性肾脏病(CKD)的机制和干预策略研究已成为肾脏病学领域的热点。它的特征是炎症细胞浸润增加、肾小管萎缩、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最终导致某些形式的终末期肾病 (ESRD) 或肾衰竭。因此,CK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延缓或阻止CKD的进展已成为各国临床医学界和卫生部门面临的重要挑战。
近年来,基于中药CKD理论及其分子机制,临床证据或实验研究证实,多种中药材(CMM)及其有效成分可以延缓CKD的进展。中医认为,CKD的发病机制是根部不足、枝部过剩,不足过量总是伴随着疾病。中医治疗CKD的策略主要是补气、补肾、促进血液循环、瘀瘀、祛湿、祛浊、消肿,这些作用是多靶点、多功能的。迄今为止,CKD的病理生理机制已经在一些研究中进行了综述。一些证据表明,其在改善CKD方面具有一系列重要的药理特性。在此综述中,研究者试图讨论目前中医药治疗CKD的知识及其可能的介入机制。
中医理论的发病机制与现代医学理论的对应关系:
中药治疗CKD的相关机制:
需要指出的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致病因素可以相互影响。正如炎症细胞的浸润是湿热的微观表现一样,它也是纤维化的引发因素。此外,如果不去除湿热,会导致不同分子量的溶质积累,形成浑浊毒素。因此,中医不仅可以调节病源(肾纤维化),还可以从不同环节调节其他因素向正常和阴阳平衡。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CKD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临床、动物和体外研究中显示出延缓CKD的有益作用。中药的疗效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果,中医理论力求通过多靶点、多路径的协同作用,“补短补多”。CMM不仅可以抑制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炎症细胞的浸润、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的转分化、ECM的过度沉积通过各种机制改善肾纤维化,还可以改善血流量,抑制肾小球细胞的增殖和溶质的积累,缓解水分潴留,达到阴阳的相对平衡, 突出了中医整体控制的优势,为CKD的临床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治疗策略。进一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将中医药理论与最新医学研究相结合,深入探索其机制,对中医治疗CKD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Wang Y, Feng Y, Li M, Yang M, Shi G, Xuan Z, Yin D, Xu 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s: Theories, Applications, and Mechanisms. Front Pharmacol. 2022 Jul 18;13:917975. doi: 10.3389/fphar.2022.917975. PMID: 35924053; PMCID: PMC9340222.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