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会诊一位肾衰患者,肌酐346。询问病史,他在14个月前检查肌酐272之后,医生让他停用了护肾药物厄贝沙坦。
最近会诊一位肾衰患者,肌酐346。询问病史,他在14个月前检查肌酐272之后,医生让他停用了护肾药物厄贝沙坦。
他的肾功能下降速度很快,一年出头的时间,肌酐升了27%、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了7ml/min——这是个什么发展速度呢?中华医学会编写的指南,建议将肾小球滤过率的年降幅控制到4ml/min以下。理想情况,是控制到接近肾脏生理性衰老的下降速度:1ml/min。
显然这位患者的肾功能控制是不理想的,按照这个衰竭速度,再过1-2年,肾功能会进入终末期,到时候要准备透析。
之所以肾功能下降如此之快,和他停用护肾药物厄贝沙坦不无关系。
为什么他要停用厄贝沙坦?
当时复查后,医生看到化验结果回报,便和他说:你肌酐超过265了,不能再吃厄贝沙坦了。
肌酐超过265,便停用普利/沙坦类药物,是肾内科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因为这类药物会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升高肌酐(几个月后会恢复),在肌酐达到3mg/L(也就是265.2μmol/L)之后,很多医生会停药。
真不能继续用药吗?曾经肾科医生谁都拿不准,但保险起见,多数医生都会选择停药,即使是以牺牲肾功能保护治疗为代价。
直到2006年,侯凡凡院士一鸣惊人:经历了7年的试验后,在全球排名第一的全科医学期刊《新英格兰》上发布了《贝那普利治疗晚期肾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相对于安慰剂,肌酐超过265的患者服用贝那普利后,肾功能恶化(血肌酐翻倍、进入尿毒症)风险降低了43%,证实了晚期肾衰患者服用普利/沙坦类药物仍可获益。
这个潜规则,宣告终结。
但是,白纸黑字的规定容易更改,而“潜”规则,是人心中的一道难以捉摸的阴影,即使铁证如山之下,潜规则仍然有容身之处。
或是没有跟踪肾脏病学前沿、或是知晓证据但仍然遵循传统、或是担心肌酐短期升高,种种原因,使得这项研究成果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纸空文。
至今,仍有许多重度肾衰患者得不到肾脏保护治疗,只是在等待透析。近几年问世的列净类药物,受肾功能所限,除非是参与临床试验等少数超适应症用药的特殊情况,目前很难用于滤过率低于45的中重度肾衰患者。
重度肾衰,陷入了无药可用的局面。
好在,更好的解决办法到来了:沙库巴曲缬沙坦。
近日,《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发布了,建议:对于服用普利/沙坦类药物后血肌酐>265μmol/L的伴心衰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建议使用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替代普利/沙坦类药物,以降低进入终末期肾病的风险。
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目前只有沙库巴曲缬沙坦一种药物,可以保护肾脏和心脏。
沙库巴曲缬沙坦,拥有沙坦的肾脏保护作用,但不会升高肌酐。因为沙库巴曲可以扩张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增加肾脏供血、维持肾小球滤过率;缬沙坦可以扩张出球小动脉,减轻肾小球内压,进一步减慢肾小球的下降速度。
2015年,来自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安全地降低高血压伴肾衰竭患者的血压,且肾小球滤过率没有下降,一时间技惊四座。沙库巴曲原本是治疗心衰的,无意间解决了普利/沙坦类药物的一个缺点。
如果担心肾衰后服用普利、沙坦、列净类药物出现血肌酐上涨,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慢性肾脏病1-5期,无论是哪个时期,肾脏保护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