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肾衰诊断标准,存在一定的缺陷,误诊比较常见。
如今很多医院不再只看血肌酐,也开始检测肾功能的金指标——肾小球滤过率,这是一个进步。
但我们对滤过率这个指标的使用,往往过于死板。
啥是肾小球滤过率?
每一分每一秒,心脏都在泵血、肾脏都在滤血。心脏每一分钟泵出5000ml血液,其中4分之1进入肾脏,也就是1250ml。
肾小球将这1250ml血液中的10分之1滤出来,形成原尿,也就是每分钟生成125ml原尿——125左右,这是健康人理想的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难以直接测量,多是通过肌酐和(或)胱抑素C进行估算:
肾小球滤过率=169×(肌酐/88.4)的-0.608次方×胱抑素C的-0.63次方×年龄的-0.157次方,如果是女性,结果再乘以0.83。
肾小球滤过率多少是正常?
年轻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一般在90以上。肾脏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步衰老,成年后,肾小球滤过率逐步降低。一般人到中年(40岁之后),肾小球滤过率会自然降到90以下、60以下。
有专家提出,肾衰的诊断是滤过率60以下。
这一肾衰标准被广泛接受,成了国内外通用的标准。
但这就有问题了:
举个例子,两个人的肾小球滤过率都是60。一个人是20岁的小伙子,他已经因为肾病导致肾功能减半了,却被认为是正常的,没有得到及时诊治;另一个人是70岁的老年人,他是肾脏自然老化、以后也无需担心肾功能,却可能被认为是肾衰。
以60作为肾衰标准,造成了老年肾衰过度诊断,年轻肾衰大量漏诊。
如今肾衰患者的年龄分布堪称夸张:65岁以上的老年肾衰患者数量,达到了40岁以下年轻肾衰患者数量的168倍!(每10万人中有2356个老年肾衰者,只有14个年轻肾衰者)
不是年轻群体中的肾衰真这么少,而是许多年轻肾衰患者“被正常”了,以致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
许多已经发展到重度肾衰竭/尿毒症的患者,在当初刚发现异常时,医生说:“没啥事”,于是就不管了,最后就发展严重了。实际上,当初刚发现时就已经是中度肾衰竭了。
权威期刊发声
近日,世界排名第一的全科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发文:
肾衰诊断,不能使用某一固定阈值,而要按年龄划分:
小于40岁,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值为75以上;
40-64岁,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值为60以上;
65岁及以上,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值为45以上。
按照年龄划分,可以降低误诊率。
提醒肾友:
一般来说,肌酐比平时升高20%,或是肾小球滤过率比平时降低20%,往往是肾功能受损。
但现行的诊断标准不是为每个患者量身定做,而是所有人使用同一个参考值。部分患者的肾功能已经损失了20%、30%,却没有提示异常。由于健康时没查过肾功能,还以为自己一直都这样。
所以看肌酐、滤过率等肾功能指标,一定要结合年龄、性别,尽量减少肾衰漏诊,以免错失治疗机会。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