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

7例心脏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

作者:陈小姣 整理 来源: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日期:2013-02-04
导读

           日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的李平、董念国和孙宗全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总结37例原位心脏移植体外循环管理经验。研究指出良好的供心保护,体外循环过程中保持平均动脉压在60~80mmHg及晶胶比在0.45~0.60,血气和电解质的动态监测以及超滤和白蛋白的应用是心脏移植体外循环管理的关键。 该文章发表在2012年01期的《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上。

  日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的李平、董念国和孙宗全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总结37例原位心脏移植体外循环管理经验。研究指出良好的供心保护,体外循环过程中保持平均动脉压在60~80mmHg及晶胶比在0.45~0.60,血气和电解质的动态监测以及超滤和白蛋白的应用是心脏移植体外循环管理的关键。 该文章发表在2012年01期的《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上。

  37名患者进行了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术前心脏超声检查EF值平均(24.52±4.79)%;采用中度低温、轻中度血液稀释、中高流量体外循环灌注。术中监测血气和电解质,常规使用超滤技术和白蛋白。供心保护采用HTK心肌保护液,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冷HTK心脏停搏液,快速取下心脏,并放置于冷HTK液中低温保存。

  供心热缺血时间(7.7±1.7)min,冷缺血时间(194.52±121.57)min,体外循环时间(110.87±29.8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47.83±8.91)min,平均动脉压55~85mmHg。37例患者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