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膜性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在我国的部分地区,膜性肾病已经赶上或超过了IgA肾病,成为人数最多的一种原发性肾病。
如今,膜性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在我国的部分地区,膜性肾病已经赶上或超过了IgA肾病,成为人数最多的一种原发性肾病。
膜性肾病的崛起,让“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这项检查越来越重要,有时比检查尿蛋白更重要。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的独特之处,在于2个方面:
一是诊断病理类型。
长期以来,膜性肾病的诊断依赖于肾穿刺活检。自从2009年,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被发现与膜性肾病有关以后,这个局面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诊断膜性肾病,灵敏性约78%,也就是说,78%的膜性肾病患者,可以通过这项指标查出来。
而且,它诊断膜性肾病的特异性达到约99%,许多研究报道达到了100%,也就是说,如果一位肾病患者的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呈阳性,那么几乎可以肯定是膜性肾病。
它的另一方面作用,是预测病情变化
膜性肾病患者用药后的反应比较迟缓,可能治疗两三个月,尿蛋白仍看不到明显下降。
这时可参考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滴度,如果滴度下降,即使尿蛋白没有变化,也提示病情好转。因为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可检测免疫学缓解,早于临床缓解3~6个月,在抗体滴度下降一段时间后,尿蛋白会跟着下降,可以取代传统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
另外,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还可以在病情复发之前发出预警:如果抗体滴度上升,提示膜性肾病即将复发。如果抗体滴度稳定,预示患者的远期结局比较好。
总之,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检查,既是诊断工具,也是评估疗效的工具,还可以预测患者的远期结局。无论是膜性肾病,还是没有确诊病理类型的患者,都需要更加关注它。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