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给我留言,谈到一个问题:蛋白已经出现了,并不严重,要不要治疗?如何才能彻底的清除? 还有,肌酐已经升高了,还达不到透析的程度,要不要透析?如何才能不透析彻底降下来?
很多人给我留言,谈到一个问题:蛋白已经出现了,并不严重,要不要治疗?如何才能彻底的清除?
还有,肌酐已经升高了,还达不到透析的程度,要不要透析?如何才能不透析彻底降下来?
这样的问题我把它叫做肾病治疗的“空白期问题”。
治疗肾病的空白期
肾病的“空白期”应该如何治疗。
什么是“空白期”?
“空白期”是肾病治疗过程中一个最佳时期……医学书上没有“空白期”这个概念,学校也没这么教过,所以如果你去问其他医生,他一定会瞠目结舌。
“空白期”是医院通过多年的治疗经验发现的一个肾病前期可治疗,并效果理想的一个最佳治疗阶段。
什么是“空白期”呢?
为了肾病患者容易理解,引入的一个概念,是指病症尚轻,还达不到激素、透析等药物或疗法的临床指征的一个阶段。
“空白期”主要是指那些尿蛋白定量1.5克以下,或者只有尿潜血,或者肌酐在400μmoI/L以下的患者。
这类患者虽然有蛋白,但还用不到激素、环磷酰胺等药物;虽然肌酐升高了,但还达不到透析的标准,所以在治疗中比较迷茫。
他们的治疗标配常常是降压药+金水宝(肾炎康、百令)+维C+钙片……
治疗效果千差万别,但几乎所有患者都感到不满意。
“空白期”的治疗要点
目前对于“空白期”的常规治疗为何无法令人满意呢?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对于清理免疫复合物确实办法不多,也没有太好的改善肾功能的办法,所以只好采取“保守”的治疗方法,也就是上面说的“标配”。
二是因为某些医生确实水平不够,或者干脆就是因为懒。就指望着激素、透析和肾移植这三板斧,一旦这三板斧无用武之地,他自己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实际上,对于“空白期”的肾病患者,或者对于所有肾病患者来说,治疗的要点都是清理免疫复合物、改善肾脏微循环这两个方面。
前者可以有效消除炎症,后者可以有效改善肾功能。
“空白期”的治疗方法
现在大家被我鼓动得,都开始关注“清理免疫复合物”这个问题了。
这实际上是一个“不宜被提及的问题”: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该如何清理……
在大多数医生看来,清理免疫复合物的办法就是改善肾脏微循环,利用肾脏本身的排泄功能,来清理免疫复合物。
所以,治疗的重点就在于如何改善肾脏微循环。
我们知道,肾脏是两个毛细血管团,按理说存在于血液中的药物应该很容易到达,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
有人在研究一种微创介入疗法,就是在背后开一个非常小的口子,利用探针将中药直接送到肾脏,这种办法可以保证药效得到最大发挥。
只是,这种疗法目前尚未应用于临床。
▶
另外,还有一种热敷疗法,就是将中药包放置于背后肾腧穴,利用机器的加热震动原理,将药物送入体内。
这种疗法目前已经有多家医院应用于临床了。
这些疗法虽然方式各异,但归根到底,都是将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的中药送达肾脏,利用这些药物来改善肾脏微循环,增强肾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肾功能。然后利用肾脏本身的排毒能力,来清理免疫复合物。
想法虽然很美好,并且确实有不少成功案例,但这些疗法是否真的可以清理免疫复合物,目前尚无定论。
如何看待“空白期”?
说完治疗方法,我们来说一个更重要的问题:“空白期”的心态。
我发现,相比于肾衰竭期或尿毒症期的患者,“空白期”患者表现得更加焦虑。
原因很简单,觉得自己还有希望,但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一次次失望,眼睁睁看着病情一天天加重,当然会焦虑。
这就很容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一直在接受常规治疗,病情逐渐加重,开始变得焦虑;而焦虑又导致免疫力下降,机体对药物出现抵抗,使治疗效果
更加恶劣,进而感到更加焦虑……
我的建议是:
放宽心态,一直采取常规治疗,这样可以有效加强药效,使病情发展变得非常缓慢,也不会太影响生活和工作;
积极进攻,尝试一些独特的中医疗法,说不定可以获得奇效。
无论哪条路,都需要放宽心态。
肾病治不好的关键就是拖延
以下列举了一些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普遍的借口,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地对待:
尿毒症很长时间,我不想治疗了,就这样吧!
湖北武汉的一个尿毒症患者,刚开始肌酐只有700,但是他不想去治疗,总觉得这个病治不好,就自己拿药在家吃,可就因为他的“不想”,两个月的时间肌酐上升到1600。
彻底治疗,首先要明确“根”,才能治本。治疗“症”,这只能算是抑制,而不是治疗。
发现病情,一定要尽早治疗,拖延只能加重肾脏的负担和痛苦。
咸宁一个多囊肾患者刚发现时,医生告诉他尽早治疗,工作忙碌的他,总是不去医院治疗,一直拖延检查的时间。。。
刚开始他的囊肿只有3公分,没有腰疼乏力的症状,就半年的时间,囊肿迅速增长达6公分,腰疼乏力的症状随之而来,他很后悔当时没有听医生的话,拖延导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多囊肾属于遗传性的疾病,会随着年龄进行性增大,一但发现就需要及时控制,避免以后肝肾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会逐渐被囊肿取代,最后导致肝肾功能衰竭。
再次提醒,患者千万不要拖延病情!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