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机的主要功能就是安全保护功能,其透析液浓度精度是安全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这部分的安全保护,透析机是负责控制和监测,而其他压力监测等只负责监测。
透析机负责透析液电导率和透析液温度的控制和监测,本文只讨论透析液电导度的控制、监测。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机型,大致分为两大类:
1、电导反馈控制,以百特、贝朗为代表,根据机器实测电导值反馈控制泵速,达到目标电导值;
2、容量控制,确定A/B浓缩液的吸入容量,相信机器吸液泵的精度。以费森和硅油腔系列的NIPRO为代表(平衡腔的NIPRO我不了解,不敢妄言!)
两种方式在市场上共存,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各有利弊:
反馈控制的优点也是容量控制的缺点:浓缩液有偏差时,反馈控制可以自我修正。
容量控制的优点也是反馈控制的缺点:当电导测试单元受到干扰时,仍然可以准确控制浓度。
针对中国市场环境,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容量控制的机器更适合使用浓缩液浓度比较稳定的桶装液,原厂液;而反馈控制的机器务必做好电导测试单元的日常保养以确保精度。
前不久,韩寒老师的《基础钠、处方钠》一文引起热议,很多原厂的工程师纷纷表示,电导度不准是正常的,根据电导度去补偿钠离子浓度的方法有很高的风险。
结合上文,不妨分析一下,为什么费森选择了容量控制,而不是反馈控制,理由只有一个安全,它认为使用容量控制比反馈控制更安全。
如果在浓缩液稳定的前提下,透析液流量不变,AB液的吸入量不变,显然得到的电导率是准确且稳定的,在这种状态,如果能观察到电导率检测值有波动,有偏差,那一定是电导测量单元不稳定。那么得出电导率不可靠的结论也就顺理成章。
但是,此文有个大前提,就是在浓缩液稳定的前提下,也许在欧洲这根本不是一个事,浓缩液还能不稳定吗?
但在国内,浓缩液不稳定很正常(特指自配浓缩液)。在机器上,更多的电导率显示值波动的理由是浓缩液误差。同样是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选择相信机器上的电导率显示值而不是浓缩液的稳定性。
基于浓缩液的不稳定性,韩寒老师的《基础钠,处方钠》是最简单,最便捷,最容易实现的护理操作方式,还有什么值得质疑的呢?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