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

慢性肾炎为什么会有低蛋白血症?

作者:佚名 来源:石家庄肾病医院肾病专家 日期:2017-06-18
导读

          慢性肾炎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时,应严格注意饮食中蛋白质的供给要适量。在保证患者每日食物总热量(每公斤体重125.5~146.1千焦,即30~35千卡)前提下,注意饮食蛋白的量和质。因为高蛋白饮食会使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处于高压状态,同时摄入大量蛋白质也使尿蛋白增加,可以加速肾小球的硬化。

关键字:  肾炎 

慢性肾炎患者可见低蛋白血症的症状,直白的就是就是在慢性肾炎后期,由于患者体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进入体内及肝脏合成的蛋白质不足以代偿其丢失时,会导致血液中蛋白质降低而形成低蛋白血症。出现尿蛋白的原因是因为肾脏的滤过屏障损伤,主要是电荷屏障受损导致肾脏滤过功能障碍,引起蛋白漏出。

 

由于尿中丢失的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因此其特点主要是白蛋白降低,即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水平每升在30克以下。但二者并不完全平行,因为血浆白蛋白值是白蛋白合成与分解代谢平衡的结果。

 

慢性肾炎患者由于大量蛋白的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

同时持续的蛋白漏出会加重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

 

 

低蛋白血症影响因素

 

 

①肾小管分解白蛋白能力增加。正常人肝脏合成的白蛋白10%在肾小管内代谢,在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时,由于近端小管摄取和分解滤过蛋白明显增加,肾内代谢可增加至16%~30%;

      ②严重水肿,胃肠道吸收能力下降,慢性肾炎患者常呈负氮平衡状态;

      ③年龄、病程、慢性肝病、营养不良均可影响血浆白蛋白水平;

      ④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患者摄入高蛋白饮食会导致尿蛋白增加,而血浆白蛋白没有增加或虽有增加但甚少,而在严重营养不良者,如果同时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减轻肾小球高滤过),则高蛋白饮食可使血浆白蛋白浓度增加。如果限制蛋白摄入,则尿蛋白会减少,而且血浆白蛋白水平多无改变或虽有则甚微。

 

 慢性肾炎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时,应严格注意饮食中蛋白质的供给要适量。在保证患者每日食物总热量(每公斤体重125.5~146.1千焦,即30~35千卡)前提下,注意饮食蛋白的量和质。因为高蛋白饮食会使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处于高压状态,同时摄入大量蛋白质也使尿蛋白增加,可以加速肾小球的硬化。

 

 目前主张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以0.8~1.0克/千克为宜。此外,低蛋白血症患者由于体内金属结合蛋白质及内分泌素结合蛋白随尿丢失,导致机体铁、锌、铜微量元素及活性维生素D缺乏,这也应通过饮食及药物补充进行治疗,其中服用25-羟胆钙化醇治疗活性维生素D缺乏及低钙血症疗效较佳。低蛋白血症患者应控制盐的摄入量,以免过量的钠积聚在体内,加重水肿。可采用水盐(每日盐量不超过2~3克)或无盐膳食。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