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11月29日通报了我国艾滋病疫情,截至2010年10月底,累积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万余例,其中病人13万余例,死亡6.8万余例。地坛医院从1996年到2006年10年间,先后有17名医护人员发生了艾滋病的职业暴露,其中医生7名、护士8名、检测人员2名。
卫生部11月29日通报了我国艾滋病疫情,截至2010年10月底,累积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万余例,其中病人13万余例,死亡6.8万余例。
2/3病例在医疗机构发现
由于艾滋病发病症状多样,可能表现为肺部感染,也可能是血小板偏低,还有可能为皮肤溃烂,所以在医院的呼吸科、皮肤科、血液科、妇产科等科室,都较易发现艾滋病病例。大多数病例集中在20岁-40岁,男性病例约为女性的两倍。医疗机构发现的艾滋病病例最多,达到了2/3,主要是做术前检查时意外发现的,其次才是疾控部门检测发现。医护人员对艾滋病人无意之举,让他们敏感的神经感受到伤害。
一位刚刚从HIV(艾滋病病毒)检查阳性的结果中挣扎出来的患者,正焦急地等待着药品。这时,药剂人员说:“那位艾滋病人,这是您的药。”顿时,周围所有人的目光汇聚在这位患者身上……
一位等待进行B超检查多时的艾滋病患者,终于忍不住询问:“大夫,该我检查了吧?”大夫告之:“因为我要保护其他病人的安全,你被安排在最后。”等患者终于可以接受检查了,这位医生在原来的手套外又加戴了一副、重新穿上一件隔离衣……
一位艾滋病患者遭遇车祸,急需进行骨外伤手术,急救车将他送到某大综合医院。当面对HIV阳性的结果时,医护人员停下正在进行的准备工作,告诉患者我们这里没有手术条件……
北京地坛医院对艾滋病患者的调查显示:发生歧视、羞辱最严重的场所,就是医疗机构。因为只有医疗场所工作人员,才有可能获知病人被染艾滋的信息。
歧视源自将艾滋病妖魔化、扩大化
在地坛医院40人的进修医生培训班上,老师提问:哪位愿意为艾滋病患者服务?还算不错,有两位医生举起了手。而下面的问题却让老师十分遗憾,“哪位不害怕艾滋病人?”在场的40人没有一个举起手臂。
歧视艾滋病患者,是因为我们心中的恐惧。而导致恐惧的原因,是不了解艾滋病真正的传染病途径;或明知传播途径,而心里却不能接纳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无非是三条:母婴传播、性传播和血液传播。平时的生活接触、工作交往不会传播。这些知识对医护人员来说应该早就心知肚明。但是因为过去的过度宣传,将艾滋病妖魔化、扩大化,同时将艾滋病和道德沦丧、性乱联系在一起。因此,不少人在心里产生惧怕的同时,又给艾滋病患者戴上了道德败坏的帽子。
日常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医师、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治疗与关怀管理中心主任徐克沂教授说:“西方人对艾滋病患者比我们要宽容很多。这并不是说他们比我们勇敢,或道德水平比我们高多少,而是他们比我们早一些认识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掌握了预防的方法。”
为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使感染者和患者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地坛医院的专家特意在人群中进行脱敏实验,以说明日常的普通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在近日举行的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的座谈会上,患者、医护人员、影视明星、志愿者们围坐在一起,专家特地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一个削成片的果盘,患者先下手取食水果,然后是专家、医护人员拿取。看到这些,志愿者、明星们也随之跟着取食。专家告诉大家,不要怕,就是患者嘴唇干裂也没有关系!
事后,笔者采访了志愿者小王。她说,开始看到茶几上摆着水果,但没想到会让我们一起吃。吃第一口时,心里确实感到害怕、别扭,可是看看专家、身边的医护人员都坦然吃了,心里踏实了许多,再吃第二口就好多了。活动结束时,小王还主动和身边的患者握了握手。专家说,脱敏是逐渐的。生活中有第一次的体验,证明啥事都没有,你会坦然接受第二次、第三次、更多次。医务人员应尊重、接纳艾滋病患者、感染者,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生活空间,共同战胜病魔。
地坛医院17名职业暴露者均未被传染
对于一些经常和高危人群打交道的人来说,如:医务人员、缉毒人员等,经常会接触到感染者、患者的体液。这里就涉及一个专业名词,叫做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有关监管人员等在日常工作中,意外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如含乙肝、丙肝、艾滋病的血液、体液的针头刺破皮肤或黏膜接触等。
目前,全世界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医务人员在管理病人的过程中发生职业暴露,发生率的高低依次是乙肝33%、丙肝3.3%、艾滋病0.3%。也就是说,并不是一发生职业暴露就被感染,而且艾滋病的感染可能性最低。
地坛医院从1996年到2006年10年间,先后有17名医护人员发生了艾滋病的职业暴露,其中医生7名、护士8名、检测人员2名。他们有的是在处理刚为艾滋病患者抽过血的针头时扎了手;有的是在为艾滋病患者进行脑脊液穿刺时溅到眼中;还有的是外科医生为艾滋病患者手术缝合时针刺伤手。
其中有好几例是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末期,我国还没有艾滋病抗病毒药。后来的几例医护人员经过评估需要用药的,都进行了抗病毒的预防性用药。可以欣慰地告诉读者,他们现在都很好,没有发生一例感染。
链接
2010年国际防艾新突破
张田勘
未来疫苗 可抗御90%以上艾滋病病毒
在对抗艾滋病的研究中,2010年最有意义的研究之一是发现了两种对抗艾滋病病毒的强力抗体。
防治艾滋病的最大困难在于,艾滋病病毒能够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艾滋病病毒基因变化比人体正常基因变化快100万倍,人体免疫系统跟不上其变化。而且,艾滋病病毒外表有一层与人体正常细胞表层一样的糖衣,能够迷惑机体免疫系统。
尽管艾滋病随时在发生变化,但艾滋病病毒与人体免疫细胞结合的位点是不变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疫苗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一名60岁黑人同性恋男子的血样中,分离出两个迄今为止最强有力的抗体VRC01和VRC02。它们能中和(阻止)全世界流行的90%的艾滋病病毒株。这也意味着利用这样的抗体研制出的疫苗,可以抗御90%以上的艾滋病病毒。现在,研究人员已经进行初步的疫苗设计。
不过,要研制出实用和有效的艾滋病疫苗,至少还需要8-10年的时间。
女用抗艾凝胶 感染风险可降低54%
女性最容易受到艾滋病感染。保护女性,可极大减少母婴感染。这一研究在2010年也有突破性进展。
南非艾滋病项目研究中心和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女性专门研制了一种预防艾滋病感染的杀菌剂。这种杀菌剂是含有1%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泰诺福韦”(艾滋病鸡尾酒疗法所采用的药物之一)的凝胶。对889名女性试验发现,18-40岁女性在每次性生活之前、之后各12小时内,将凝胶置入阴道,30个月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可由9.1%降至5.6%,感染率下降39%。如果女性坚持80%的性行为都使用此种凝胶,感染风险可以降低54%。另外,这种药物在保护妇女免受生殖性疱疹感染方面效果更好。
此种抗艾滋病病毒凝胶剂的价格甚至可以低于一只安全套的价格,而且没有专利限制,世界各国均可仿制。
我国艾滋病疫情3大特点
特点1 疫情上升幅度有所减缓
近两年的艾滋病监测结果表明:艾滋病疫情上升的幅度有所减缓。年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的环比增长率由2008年的16.8%降低到2009年的9.3%,2010年1-10月同比增长率下降了1.4%。
特点2 男性同性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
历年报告病例中,异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08年的40.3%上升到2009年的47.1%;男性同性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08年的5.9%上升到2009年的8.6%。
特点3 局部地区疫情严重
截至2009年底,估计中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其中病人约10.5万人。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和广东6省份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全国报告总数的77.1%。
copyright©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