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2岁,主因“乏力、纳差、腹胀15天,尿黄6天”入院。 初步诊断急性戊型肝炎(黄疸型)。
患者男性,52岁,主因“乏力、纳差、腹胀15天,尿黄6天”入院。
入院查体 精神差,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其他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 ALB 35 g/L、TBil 236 μmol/L、DBil 162 μmol/L;肝功能 ALT 1868 U/L、AST 1576 U/L、碱性磷酸酶(ALP) 69 U/L、谷氨酰基转移酶(GGT)102 U/L。PTA 45.6%。病毒学检查:抗HEV-IgM阳性,甲、乙、丙肝标志物均阴性。B超显示肝脏弥漫性损害。
诊疗过程 初步诊断急性戊型肝炎(黄疸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复方茵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促肝细胞生长素、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保肝、退黄、支持治疗1周,患者自觉乏力、纳差、腹胀症状加重,大便呈灰白色,皮肤瘙痒明显,复查肝功ALT 876 U/L、AST 620 U/L、TBil 329.6 μmol/L、DBil 286.3 μmol/L、ALB 29 g/L,PTA 29%。诊断符合“亚急性重型肝炎”标准。
给予人血白蛋白、血浆、人工肝支持治疗,加强临床护理,防控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住院3周复查肝功ALT 207 U/L、TBil 316 μmol/L、DBil 275 μmol/L、ALB 30 g/L,PTA 31%;腹部彩超报告:肝脏略小、回声不均,肝前腹水20 mm。继续上述保肝退黄治疗,并增加人工肝支持治疗频率至每周1~2次。住院5周,患者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开始减轻,TBil降至177.2 μmol/L、ALB 33 g/L,PTA 52%。住院10周,患者症状消失,肝功基本复常,临床治愈出院。
讨论 由于尚无成熟的戊肝疫苗,近年来我国戊型肝炎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主要见于青壮年,孕妇易感性较高。HEV一般不直接破坏肝细胞,宿主免疫应答为主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上,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相似,但淤胆更为常见。急性戊型肝炎多数预后良好,但对于年龄偏大、孕妇、既往已有慢性肝病病史的人群,应时刻警惕向重型肝炎发展的风险,注重早期预警评估,诊断治疗更为积极全面,密切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临床症状及各种检查指标的起伏。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