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中药篇 抗HBV/HCV中草药最新研究动态

作者: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王宇明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2-06-15
导读

         理想的抗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药物应具备以下条件:① 有强效的抑制病毒复制能力;② 安全性良好、可长期用药;③ 作用持久、停药后无反跳;④ 耐药变异率低;⑤ 可激发宿主自身的抗病毒免疫活性;⑥ 可最终清除病毒。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理想的抗HBV/HCV药物,因此迫切需要医学工作者研发新疗法,以克服病毒耐药等问题,并为抗病毒治疗提供更多选择。相关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待进一步验证。目前研究提示,某些中草药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而无严重肝

关键字:  HBV | HCV | 中药 

中药篇 抗HBV/HCV中草药最新研究动态
 

  理想的抗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药物应具备以下条件:① 有强效的抑制病毒复制能力;② 安全性良好、可长期用药;③ 作用持久、停药后无反跳;④ 耐药变异率低;⑤ 可激发宿主自身的抗病毒免疫活性;⑥ 可最终清除病毒。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理想的抗HBV/HCV药物,因此迫切需要医学工作者研发新疗法,以克服病毒耐药等问题,并为抗病毒治疗提供更多选择。相关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待进一步验证。目前研究提示,某些中草药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而无严重肝毒性。本文就以下8种中草药作简要介绍。

  赛菊宁黄质

  作用机制 赛菊宁黄质是从柳杉中提取的一种活性成分。研究显示,赛菊宁黄质类似物8-1在肝癌细胞中有抗病毒效应。该药可抑制HBV RNA及其蛋白表达;还可抑制野生型与拉米夫定耐药型HBV的DNA复制。

  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该药可降低肝细胞核因子4α和肝细胞核因子3β水平,抑制HBV启动子活性;对HBV RNA和蛋白质稳定性无影响。这一作用主要发生在储存病毒的细胞中,表明该药可选择性清除受感染的肝细胞。

  研究发现 中国台湾一项研究显示,赛菊宁黄质HE-145可抑制肝癌细胞中HBV的基因表达及复制,在肝脏组织内特异性抑制HBsAg启动子Ⅱ和核心启动子,而对HBsAg启动子Ⅰ和Ⅹ基因启动子无抑制作用。体内试验表明,HE-145可抑制HBV 核心启动子转录复合物形成,推测HE-145可能代表一类新型抗HBV药物,通过选择性调节人体肝细胞转录机制来抑制HBV基因的表达及复制。

  其他研究结果显示,在一系列的赛菊宁黄质类似物中,32号化合物是最有效的抗HBV药物,可用来抑制聚乙二醇2细胞株HBsAg和HBeAg的产生,并可抑制野生型和拉米夫定耐药型HBV的复制、转录和核心蛋白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可选择性抑制HBsAg、HBeAg及增强子Ⅰ等的活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模式,与现有药物不同,有望成为新的抗HBV药物。

  绿茶多酚

  绿茶多酚包括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其衍生物。

  既往研究发现,EGCG是抗HCV的主要有效成分,虽然该药并不能抑制HCV RNA的复制及子代病毒的释放,但能有效阻止HCV进入肝癌细胞和原代人肝细胞。

  此外,EGCG可有效抑制HCV感染细胞及其细胞间的病毒传播,其作用与HCV基因型无关。

  有趣的是,接种HCV疫苗前应用EGCG并未减少HCV感染,接种时应用EGCG可显著抑制HCV的感染活性。

  研究提示,EGCG可阻止HCV附着于肝细胞,干扰其进入细胞,有望成为一种肝移植后预防HCV感染的治疗策略。

  姜黄属

  既往研究证实,姜黄属提取物在稳定产生HBV的HepG2.2.15细胞中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降低HBV RNA水平,抑制HBV抗原的表达以及病毒颗粒的产生。

  姜黄属提取物通过加强p53基因的转录和稳定性,导致p53蛋白积聚,从而具有潜在的抗病毒及抑癌作用。

  另有研究显示,姜黄素可通过下调饥饿诱导蛋白(PGC-1α),有效抑制肝癌细胞中稳定转染HBV的基因表达和复制。

  姜黄素与拉米夫定联用还具有抑制HBV复制及表达的协同效应。

  上述结果提示,姜黄素或可作为以HBV感染宿主为目标的靶向疗法,并为此提供治疗新思路。

  黄芩

  研究显示,汉黄岑素可抑制HBV与宿主肝细胞的融合,以及HBV逆转录酶的活性,HBsAg、乙肝核心抗原(HBcAg)和HBeAg的表达。另有研究发现,黄芩苷可以有效抑制HePG2.2.2.15细胞分泌HBV抗原。

  国内已有黄芩苷制剂上市。初步研究显示,在联合其他抗病毒药物进行抗HBV治疗时,就降低HBV DNA水平和促进HBeAg血清学转换而言,黄芩苷具有协同作用,联合疗法的效果显著优于单药治疗,而且患者对该药的耐受性较好。

  然而,目前关于黄芩苷单药抗HBV治疗的报告较少,联合用药物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因此其效果仍需要被进一步验证。

  刺槐

  台湾一项研究发现,刺槐n-丁醇甲醇提取物可以抑制HCV RNA复制,与IFN-α、特拉泼维和2′-C-甲基胞苷联合用药时具有协同效应。

  进一步研究表明,该提取物可下调核转录因子(NF-kB)的活性,从而起到抑制环氧合酶-2表达和抑制HCV RNA复制的作用。

  据此推测,刺槐可作为一种抗HCV感染的新型药物。

  苦味叶下珠

  苦味叶下珠可在体外抑制HBV RNA转录,对慢性HBV携带者有治疗潜力。

  既往研究发现,该药可通过减少增强子结合蛋白与HBV DNA的结合,特异性抑制HBV 增强子Ⅰ活性。苦味叶下珠根部提取物可在体外显著抑制HCV NS3蛋白酶,其根部与叶子的提取物可明显抑制HCV单顺反子复制子和HCV-H77S RNA在细胞培养中的复制。在Huh7肝癌细胞中的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并未发现其苦味叶下珠有细胞毒性。

  此外,苦味叶下珠联合IFN-α具有协同抑制HCV RNA复制的作用。

  桦树皮提取物

  研究发现,桦树皮提取物除具有保肝作用之外,还有抗HCV作用(表)。

  桦树皮提取物可显著降低HCV RNA水平,可能与抑制HCV与宿主肝细胞的融合有关,但具体抗病毒机制尚不明确。

  另有研究发现,桦树皮提取物可调节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诱导宿主的免疫反应,而T细胞、特别是细胞毒性T细胞在抗病毒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水飞蓟素

  一项研究显示,水飞蓟素可通过抑制人肝癌细胞中NF-kB的转录激活、以及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炎症因子的活化发挥抗炎作用。水飞蓟素联合IFN-α对HCV感染具有防治效果。

  水飞蓟宾是水飞蓟素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既往研究结果显示,水飞蓟宾对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无应答的丙肝患者,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在治疗过程中,除了个别患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症状之外,尚无其他不良反应。另有研究显示,水飞蓟宾具有抑制HCV 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的功能,可有效抑制HCV RNA及JFH-1复制,提示水飞蓟宾可作为特殊的抗HCV药物,并成为现有疗法的重要补充治疗。

  进一步的研究评估了水飞蓟素的抗病毒活性。结果发现,水飞蓟素可抑制HCV入侵、抑制RNA和蛋白表达以及传染性病毒颗粒的生成。水飞蓟素通过抑制多种病毒假颗粒的入侵以及HCV假颗粒与脂质体的融合,发挥抗病毒感染的作用。

  在5~10倍抗HCV细胞培养的效应浓度下,水飞蓟素可以抑制基因2a型HCV NS5B-RNA依赖性RNA多聚酶活性,但水飞蓟宾并无此种作用。此外,水飞蓟素被发现能够抑制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载脂蛋白B的分泌,抑制培养上清液感染性病毒颗粒的产生,同时还有阻断细胞间病毒传播的作用。

  以上研究表明,在体外试验中,水飞蓟素已被证实具有抑制NS5B多聚酶活性的作用,其抗病毒机制还包括阻断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侵入和防止病毒在细胞间传播。

分享: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发表
回复 小鸭梨
发表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
//站内统计 //百度统计 //谷歌统计 //站长统计
*我要反馈: 姓    名: 邮    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