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通常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并造成呼吸系统和人体各个器官的损伤。自2019年底首次爆发至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对世界经济、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新冠病毒的大规模流行,新的病毒突变株不断出现,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等,其中一些突变株具有更强的感染能力或更强免疫逃逸能力。 前不久,一则新闻在外媒疯狂传播,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将Omicr
新冠病毒,通常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并造成呼吸系统和人体各个器官的损伤。自2019年底首次爆发至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对世界经济、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新冠病毒的大规模流行,新的病毒突变株不断出现,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等,其中一些突变株具有更强的感染能力或更强免疫逃逸能力。
前不久,一则新闻在外媒疯狂传播,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将Omicron与原始毒株结合,创造了一种新型病毒,小鼠致死率达80%。
2023年1月11日,美国波士顿大学、哈佛医学院、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级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Spike and nsp6 are key determinants of SARS-CoV-2 Omicron BA.1 attenuatio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了Omicron的弱点,表明NSP6蛋白突变是Omicron致病性较弱的重要原因,而刺突蛋白对Omicron的较低致病性的贡献微乎其微,开辟了一条消灭 COVID 的新途径,为未来疫苗和治疗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研究人员表示,知道如何削弱病毒,我们就能更好地对抗它。
一直以来,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上,而非刺突蛋白部分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研究。例如,尽管Omicron BA.5和BA.4两个变体共享相同的刺突序列,但不清楚为什么BA.5更易传播。
首先研究刺突蛋白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将Omicron的刺突蛋白附着到原始毒株上,用原始毒株作为骨架,选用了Omicron BA.1 Spike基因,构建了一种新型嵌合毒株Omi-S。研究人员分析了Omi-S、原始毒株和Omicron的感染能力和致死率。
假如刺突蛋白是Omicron致病性减弱的原因,那么Omi-S和Omicron病毒应该会引起类似的轻微疾病。
然而,研究发现,在感染能力方面,Omi-S的感染能力弱于原始毒株,但是其病毒滴度明显高于Omicron。
此外,在实验小鼠模型中分析发现,Omicron只会导致小鼠出现轻微症状,而不会致死,Omi-S则会让小鼠的死亡率高达80%,然而,感染原始毒株的小鼠死亡率高达100%。
这意味着,刺突蛋白对Omicron的致病能力影响很小。
找到Omicron的弱点
在确定了刺突蛋白不是降低Omicron致病性的唯一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不同的蛋白质:非结构蛋白6(NSP6)。
实际上,除了刺突蛋白以外,新冠病毒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分子组成,共同完成感染的过程。而这种非结构蛋白NSP6,它的工作是促进受感染细胞中某些膜囊泡的形成,这些膜囊泡充当病毒基因组扩增的工厂。
进一步,研究人员又将Omicron的NSP6蛋白添加到Omi-S的嵌合病毒上,组成Omi-S plus NSP6病毒,又一次进行了实验验证。
研究发现,Omi-S plus NSP6病毒复制明显减少,感染动力学与Omicron相似。
小鼠实验表明,与Omi-S相比,Omi-S plus NSP6病毒较弱,受感染小鼠肺部支气管感染减少。
研究人员表示,NSP6蛋白还与炎症有关,当人们感染新冠时,肺部会出现炎症,导致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NSP6似乎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至此,研究人员发现了Omicron致病性较弱的原因。
总结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令人兴奋,开辟了一条消灭 COVID 的新途径。
综上,研究通过交换具有不同毒力的两种变体之间的遗传特征,发现了新冠致病性的关键成分,这项研究至关重要,不仅发现了Omicron致病性较弱的原因,而且还强调了这一蛋白质作为重要药物靶标的潜力。
copyright©金宝搏网站登录技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